Forgoing
@Forgoing
4Friends 3Fans
Karma0.0
新竹, Taiwan
生活是艱難的。
擁抱一切是假的,
沒有才能是真的。
Forgoing 分享
5 years ago
美感論:藝術審美體制的世紀場景
第一章就說明了在歷史這種認知模式誕生後,「藝術」跟「美」兩種概念的分離如何可能,並由此闡述對政治共同體的想像。

很值得一讀的作品。
Forgoing 分享
5 years ago
【松學校導讀】王柏偉 / 洪席耶《美感論:藝術審美體制的世紀場景》【明明碩論寫不完】
想寫摘要,可是這個導讀已經很精簡。
Forgoing 分享
5 years ago
心的概念不小心翻到這本,超好看。
雖然一直都知道心物二元論的命題有爭議,但是始終沒有用心去研究。

手邊只有簡體,之後想看看繁體版有沒有更流暢。
Forgoing 分享
5 years ago
Freud's Dream Theory (2 of 6): Whose wish?【明明碩論寫不完】
夢的動力是源自於一種渴望與願望,而人類藉由「圖像化」面對這種渴望與願望的受挫。但是,這種渴望與願望從何而來?
人類擁有複雜的心理機制,所以願望本身是複雜的。你的願望可能是別人的願望,甚至你的願望是你所不要的。例如:人們常常挑戰極限運動或是恐怖電影。你的願望也可能是很久遠以前留下的,例如:童年尋找的書。
所以,Freud宣稱重點不是願望本身,而是「願望是需要被完成的」;也就是說,人們渴望完成某些事情,這成為了夢的動力。
Freud認為很多願望與驅動力受限於文明之下,這樣的狀況下願望常常造成人們的困擾與問題,而揭露這些願望,人們在日常的心理生活中會獲得更多自由。也就是說,重點是意識到那些自以為沒有但其實有的願望。
Forgoing 分享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Freud's Dream Theory (1 of 6): How dreams think【明明碩論寫不完】
Freud的夢理論揭示:夢境是睡眠狀態下運作的思考模式。在一開始Derek Hook就澄清,針對Freud的夢理論,他所關注的重點不是如何運用該理論來詮釋夢境;相反地,重要的是夢境與意識運作之間的關係。Freud提出的四個夢境運作機制,就是意識的運作方式。
在解釋夢境與意識的關係之前,不可忽略Freud的預設:人類是慾望的、不滿足的個體。從嬰兒遇到挫折的反應為例子,由於嬰兒沒有語言,他們只能藉由吵鬧來獲取所需;然而,父母不會永遠在身邊,這個時候他們就會遇到挫折。嬰兒無法取得所需之時,Freud認為嬰兒會透過「視覺化」或是「圖像化」來想像那些缺席的所求。在這裡,呈現的正是人類會把他們所渴望而不可得的東西圖像化。

而夢境,正是圖像化事物的結果。
Forgoing 分享
5 years ago
資本的年代1848-1875
霍布斯邦這系列書竟然絕版了......
看來要去一趟水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