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going
@Forgoing
4Friends 3Fans
Karma0.0
新竹, Taiwan
生活是艱難的。
擁抱一切是假的,
沒有才能是真的。
Forgoing
3 years ago 3
Of Grammatology
沒錯,作死少年我近期跟朋友組的最硬的讀書會。(算一算手上莫名其妙有三個讀書會)

話說spivak那一段譯者的話到底要不要看......
隨手找了兩本資源好像可以一起讀,不知道評價如何。
Forgoing
3 years ago
最近又忍不住想找讀書夥伴,
好想讀derrida 跟stiegler
如果可以,一定選《論文字學》跟《技術與時間》
然後一個字、一個字

好好唸
Forgoing
3 years ago 2
最近陷入一種倦怠期,
不管做甚麼事情都提不起勁。
再加上胃食道逆流跟急性腸胃炎,覺得天亡我也。
Forgoing
3 years ago
Yanis Varoufakis - Lecture On The Nature of Money, M...
最近開始想理解現代貨幣理論,
但是這個希臘腔調
我還是直接看《房間裡的大人》好了XD
Forgoing
3 year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1HTjuV0KbpMHltrW8ylkYE.png

紓壓跟練習,希望胃趕快好
Forgoing 分享
3 years ago
Snow Man「Secret Touch」Music Video YouTube Ver.
近幾年BL劇看下來,日本的劇情篇幅短小,在敘事上相對緊湊。泰國在營造CP之間的火花跟互動基本上亞洲第一(GMMTV真的太厲害)。臺灣雖然演技跟劇情都偏尷尬,不過有慢慢步上軌道,演員的表現相當亮眼(恩智是真的QAQ)。韓國雖然這兩年才開始發展,卻是很值得期待(絕對不是因為演員長相)。

中國就算了吧,連出版漫畫都被魔改到不三不四,舉凡「同性戀」、「喜歡男生」等詞都被消失,甚至連主角接吻畫面都消失。可憐。
Forgoing 分享
3 years ago
Rethinking Chineseness: Translational Sinophone Iden...

導論的部分,E. K. Tan 基本上介紹了離散研究中幾個主要討論Chineseness的觀點,以及Sinophone studies之所以具有突破性的原因。

這本書給予我最大的啟發大概在於,Chinese作為一個透過混淆Race, Ethnicity and Language而誕生的概念,無法被以Dipesh Chakrabarty的那種Provincializing Europe來處理。
畢竟歐洲這個框架嚴格來說並沒有貶抑或是扁平化眾多族裔的存在。
Forgoing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最近讀論文才發現,過往理解華語語系論述的方式有點太過侷限。不知道這是不是學科限制。
在台文所討論華語語系的課程跟方式基本上都直接從史、王的論述開始,偶爾會有石靜遠。以至於大部分的時候,課堂上討論史、王對於中國的態度,好像都只是單純個人立場的支持與否。
事實上,我雖然原本略知這跟學術場域的話語爭奪有關,但卻沒有深刻理解相關脈絡。直到近期在讀E. K. Tan的論文,我才發現要理解史書美的問題意識,必須從離散華人論述中對於「中國性」的討論著手。一路便拉出了王愛華(Aihwa Ong)、洪美恩(Ien Ang)、王賡武的論述。以前雖然多有耳聞卻沒有讀成系譜,現在才有種拼圖完整的感覺。
Forgoing 分享
4 years ago
深刻檢討自己綜藝又容易緊張ㄉ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