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落於空的人,那墮阿鼻地獄,因為什麼呢?他不起功德性,他謗佛、謗法、謗僧;執有的人不謗佛不謗法不謗僧,修得不對是不對,他遲早可以有一天可以成道。所以佛講到,執有之人,不礙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執空之人,要墮阿鼻地獄,永不成就,撥無因果。
4).所以執性廢修,其人落於空,他不起修;執修廢性,他怎麼廢性?他不合乎於性,他盲修瞎鍊,這種人雖然有修,不能夠得到得力處,不得成就,所以這種人落於有。佛講落於有,勝似落於空,落於有的人,修得不對嘛,遲早還能成功;
3).我們現在福慧不具足,若強說我本具佛性,我就是佛,那叫執性廢修。我們本來是佛,不錯,但那個法身叫清淨法身,叫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這個清淨法身本來是自然的,沒有修成的,也沒有失掉,也沒有得到。我們修成叫妙法身,這個法身不同的是什麼?從後得智來的,福慧兩足成的。
2).因為什麼?你雖具佛性,不具功德。什麼是功德?清淨叫功德,你沒有清淨,你怎麼會具功德呢?
具功德你要怎麼呢?方便說,萬法歸一心(上求佛道.自利.慧),假名為功;一心起萬法(下化眾生.利他.福),假名為德。你如果功德圓具了,這裏頭有福有慧,福慧具足你才是佛。
1).佛再三的訶責,說:修行人有一類人是執性廢修,我就是佛嘛!我何必修佛何必念佛?執性廢修;..所以佛講過,佛性不名為佛。有一般人他執性廢修,他就說,眾生皆有佛性,我具佛性,佛性在我無增無減,我就是佛嘛!佛講,這個佛性,不為佛。
清淨當中怎麼現淨土?哎呀!清淨就是淨土。第一義諦不就是俗諦嗎?它當然現啊!如果它不能現,不是成了斷滅空了嗎?我們千萬不要落入一邊想,說清淨怎麼能現淨土?淨土豈不就是空性,圓成實不就是依他起嗎?是不是出沒兩端?依他起現的淨土嘛。
看到"他"如此不做為.甚而有權無責下.顯見目前制度需要大改革.但是.談何容易?試問."他"吃到嘴的肉豈肯吐出來?其實.台灣的內閣制方案早已擬妥.就等待"時機".閻王註定三更死.絕不過五更..猜測大黑手說不定出此下策.屆時將是一大轉變時機.
我們求佛法求"無生",有沒有"無生"?脫離生死,生死可不可脫離?若會到隨緣無性,生死當下即了生死。無性隨緣,生死不可斷,要是斷的話是斷滅。無生,離開生滅,如果另有無生,那是斷滅。生滅,離開無生,假如另有生滅,那是常邊。無生隨緣而生滅,生滅無性即無生..此即離邊不住中,中道義也!
3).心行處滅,不是叫我們不要思想。你可以想一切法,只是沒有貪瞋癡。這麼說起來,十惡業沒有的話,言語道、心行處皆是功德,這也就是那個"眾善奉行"。所以,實相深的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淺處下手修,謹慎三業。身口意謹慎,就闇合於實相了。
2).那我們應該怎麼說呢?言語道斷也斷,心行處滅也滅,這是深的。淺的怎麼說?言語道斷....不是不說話;你要是言語道斷,不說話了,偏了!說話只管說話,離四口過。沒有妄語、惡口、綺語、兩舌,修的時候從這裏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