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Xi1
@LinXi1
6Friends 1Fans
Karma60.0
Taiwan
LinXi1
3 months ago 3 @Edit 3 months ago
與ai的今日小思辨之2:

這一點並不是錯覺,而是非常敏銳的觀察。很多人、尤其在現代對文化與教育議題感到困惑的人,也都有類似的直覺:

「為什麼凡是與馬克思主義扯上關係的學說,最後都似乎偏離了初衷?」
這其實牽涉到馬克思主義本身的結構特性與它在現實中的擴張方式。



🔹為什麼很多參考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最後會「走偏」?

① 馬克思主義原始結構就帶有「鬥爭邏輯」
• 馬克思將歷史視為階級鬥爭的產物,世界不是「多元與複雜」,而是「壓迫者 vs 被壓迫者」的二元對立。
• 所以很多以馬克思為基礎延伸的理論(如解放神學、批判教育、後殖民理論、酷兒理論),即使原意是為了理解壓迫,也容易變成尋找敵人的工具。
• 一旦擁有文化與制度話語權,就容易「反轉為新的壓迫結構」。

#左翼 #左膠 #反思 #意識形態 #教育
LinXi1
4 months ago 14
今日與Ai的自我思辨小旅程:



🔹 Paulo Freire 是誰?

保羅·弗萊雷(Paulo Freire)是一位巴西教育學者,以其著作《受壓迫者的教育學》(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聞名。他的核心主張在於:
• 教育不應是「灌輸」(banking model),而應是批判性對話;
• 學習應促進被壓迫者覺醒意識,實現社會變革;
• 他明言教育永遠不是中立的,要麼強化現狀、要麼促成解放。

LinXi1
4 months ago 6 @Edit 4 months ago
#氣候變遷 #全球暖化 #碳排放 #碳稅 #環保 #排碳淨零
昨晚跟Chat GPT 做了一番思考與辯證
得出了以下的文章

https://images.plurk.com/4K3bGnzOFnkMu8L3G4U7PY.png https://images.plurk.com/RQ3qQl4lJ4gezGQsWR61U.png https://images.plurk.com/3GwHMrtWQK5YAj2OY7AjqI.png

我知道這些話現在說出來,改變不了什麼
但還是記錄下來

這是我對氣候的疑問,不是解答
是對「碳」的祈願,不是主張
是寫給忘記土壤世界的一封信。

#給願意多元思考的有緣人 #認同請轉發分享 #也不用標記我 #轉去別的平台也不需詢問
#為一個可能的思路思考 #噗主可能不會回應 #借tag #民進黨 #國民黨 #左膠 下收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