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易。才開始相信「隨機漫步理論」,就看到一本談「交易與規侓性」的書。
FB 的下延有一大張的廣告,感謝讀經。我有些懷疑,到底是讀四書?還是讀經書?那是不同的。而且四書的中庸、大學,中學以下的學生能領會多少?經書更不必談了。易、尚書、詩經、春秋、周禮等,中學生有時間去弄懂嗎?
我知道了,這跟房子廣告一樣,你不能相信。
身邊永遠會有許多雜訊,得時時傾聽,然後過濾雜訊,才能不限於紛雜忙亂之中。
大家在辯,讀四書對做人的影響,結論是看不出影響。那強迫要學生讀,顯然頭腦有別的東西在,但沒說出來,或不敢說、或不知如何說、或有其他無限的可能……
大家來讀經,最好的方法是:大官小官先讀,然後讓百姓知道,原來讀經可以當大官小官、兼賺大錢。那麼,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上行下效,風行草偃。
要讀經,孟子說:「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經濟不好,收入減少,沒關係;講仁義道德就馬上漸漸好了。所以要當王,要講仁義,要讀經。
以前的人讀四書五經,因為科舉中了生活無憂無慮。但也沒有通讀這些,明朝人說得清楚,只讀案頭大版。現在讀四書五經?博士生一經讀透,都要很辛苦了,你要高中生?大學生去讀?說這些的人,一定病了。不然就是讀一兩段,自覺不錯,就以偏蓋全。再不然,就是包藏禍心,另有意圖。否則,五經怎麼讀?
《尚書.堯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賓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厥民析;鳥獸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訛;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鳥獸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餞納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虛,以殷仲秋。厥民夷;鳥獸毛毨。」沒語譯誰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