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後去找機械部的同事,請他幫我車一個零件.他興奮的抓住我,要我陪他一起出去晚餐.他說:好久沒人陪他吃晚飯了.臉上盡是孤單.他及他的前妻皆是我的好友.飯中,我問他與前妻是否有破鏡重圓的機會?他說:不可能,緣分已盡."盡"是個令人感傷的情緒..
輾輾轉轉來到我家的小貓,我們原以為它是隻價值不斐的新加普拉貓,後來,覺得它應該只是平凡的米克米斯,但因它帶來了很多超值的歡樂,所以管它是什麼品種,它依然是我們的寶...
因為耐受力的理論.那表示我們現在的人對愛情也都有一定的耐受力.因為耐受不了的人會輕生.現今的人類若不是對感情有耐受力,就是他的前輩還未遇過強力的感情挫折了...
有機醇類有很多種,只有乙醇(酒精)可以吃,研究人員認為因為壞掉的水果會自然發酵酒精,原始人因不一定有新鮮水果可吃,因此對酒精的毒性有耐受力的才得以傳宗接代..好有趣的理論..
看龍應台"大江大海1949"的部分.那是個離今已六十年的故事.時代的悲劇在被挑起談論時,心中還是感到十分的糾葛與心痛...
雜誌中基金的廣告詞:專注 讓我們發現別人忽略的機會
機械部的同事要找一個製圖的助理.他最後用了一個他認為很機靈的;又用了一個他說那個人愛畫圖,生活只求溫飽,並無大志的人.對於心中始終有著美麗藍圖的我,是個啟發...
我到秀姑巒溪畔的奇美部落時,見到他們為了是否將豐年祭開放給外人參與而掙扎.原民學了各種山地植物的導覽,他們很興奮的大力扯斷植物並秀給我們看,就為了清楚解說給我們明白.可以知道外來的人還不多,否則這樣的導覽方式,只怕沒多久山上的樹都只剩樹幹了.身為外人的我,其實也不知該喜還是該憂?
這幾年來開始參與生態保護的工作.但關於生態,其實是很嚴肅的議題.1956年,哈佛大學做過一個研究:假如人類維持像原始人一樣,僅靠自然資源求取生存的話,地球的資源其實只能提供二千萬人生存所需.因此如果只遵循生態法則並不保證人類不會滅種..
有人來公司的E-mail留言,說要佔用我公司的中文及英文網域...這世界上還是有很多人不擇手段的在搶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