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思考✎清翔
@clearwind0608
95Friends 171Fans
Karma142.28
Boldly go where no one has gone before.

成為一個對自己而言更好的自己。

Do more, do better, do what you can do.
持續思考✎清翔
Yesterday 1 @Edit Yesterday
[心態調整]
決定姑且專注在「寫這個時期的我才寫得出來的作品」上面。
這應該有助於我擺脫那種不確定的、迎合的心態。然後也不會一直想逃避去開新坑orz
我覺得我好容易被外界動搖⋯⋯
本身就已經夠常突發奇想、缺乏持之以恆的毅力了,要是再因為外界而一直改變主意,這樣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把事情做完⋯⋯

這個花精應該要下胡桃+野燕麥+綿球草。
不過底部可能是有一些焦慮,可以加白楊+鳳仙花,也可以考慮水蕨。
自律神經彈性不夠好,一亢奮或是焦慮就很難平靜下來;反過來,努力鎮靜完自己之後,也會一直昏昏欲睡,醒不過來orz

姑且先靠專門的音樂來調整切換。
喝了恐懼組的花精之後,睡眠品質變好好⋯⋯
我果然是焦慮型失眠orz
有點想寫年末花精解析,但38支應該是寫不完wwwww
(月底發瘋下收)
持續思考✎清翔
3 days ago 1 @Edit 3 days ago
如果不能怪罪你,我要如何原諒你?(暢銷紀念版):從哭泣、怪罪到原諒,真實療癒你的內在創傷雖然覺得有道理,但要在現實中自己走完這整個流程,我覺得風險還蠻大的。

我覺得現實中的人際雖然可以接受悲傷五階段,但這個原諒七階段(我自己亂命名的),感覺現實人際的接受度會比較低。
畢竟前者多半對事不對人,但後者是對人不對事XDD

原諒七階段,大概是:否認、哀悼、怪罪、自我憐憫與自我撫育、理解、接受、原諒。
需要注意的是,沒有經歷中間流程的「原諒」,可能只是表現得像是原諒的「否認」。
這本書第二章就在講這件事情。

而第十一章則在講「原諒的限制」。真正的原諒感可能會再固化否認,原諒也可能掩飾情緒剝削。
極簡鋼琴常常被我用在,需要一個東西作為我的注意力焦點(以逃離混亂的情緒或是思緒),或是需要一點點外部刺激,但又不希望刺激過載的時候。
[花精]
之前在處理焦慮,現在要開始處理恐懼與懷疑了。
夢到論文發表通過。
覺得我的內心終於願意放過挑剔我自己,開始給我自己一些肯定。

這兩天死命睡覺,覺得內心有比較踏實安穩。(雖然同時依然是焦慮的,但也比較可以與之共處)
覺得有力氣去做一些額外的事情(譬如說運動和種種雜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