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問題在於:孩子是不會因為得到答案而停止的。
因此,我們不能用成人「解決問題」的思路,去面對孩子的發問。對還未受到考試「一問一答、標準統一」觀念污染的孩子來說,答案不是終點,而只是下一個問題的轉折,因為永遠還可以追問「為什麼」。而這正是高深學術研究的基本動作——對著人們以為很尋常的現象,追問:「為什麼?」孩子天生就具有這種能力,但弔詭的是,我們的教育體系會在幾年之內將這種能力全部摧毀。然後到了大學、研究所階段,再來抱怨:為什麼我們的孩子都不會問問題?
保留發問習慣是重要的,但面對發問又是困難的。這樣的兩難要怎麼解決?我用的方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反問回去」。從教育的觀點來看,我們不只希望學生能發問,更希望他們能試著自己思考 ”
蘋中信: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朱宥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