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r(冒業)
@faker102
59Friends 384Fans
Karma113.15
Central, Hong Kong
「我思空間」Blog主,科幻推理評論人及作者。

第十九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首獎得主。

《偵探冰室》系列作者。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國際成員。

已出版首部個人長篇推理《千禧黑夜》。

長篇科幻《記憶管理局》港版與台版均已上市。

Facebook:
Facebook
Medium:
Faker冒業 – Medium
IG:
Faker冒業 (@faker4066) • Instagram photos and videos
Faker(冒業)
6 months ago
好像只在很少地方提過,《千禧黑夜》最後一篇大家爭論楊愛去留的部分是有參考漫威的內戰和《美國隊長3》,所以當時想了好久如何令正反雙方人數均等。

所以楊愛其實就是冬兵(?)
Faker(冒業)
6 months ago 5
https://images.plurk.com/38vJLpK9zVqUET4WmRAe9H.jpg

拿到了!
Faker(冒業)
6 months ago
Psycho-Sleuth on Steam


我有玩《湛藍牢籠》,不過當時人狀態有點差,玩完之後也沒有寫任何感想。
Faker(冒業)
6 months ago 5 @Edit 6 months ago
應該連日本也暫時沒有人這樣稱呼過。

但我看完飯城勇三的《本格推理的結構解析:奇想與敘述與推理的迷宮》(本格ミステリの構造解析——奇想と叙述と推理の迷宮)之後,

覺得《方舟》跟《十誡》可以稱為「特殊狀態推理」。

它們沒有架空的特殊設定,卻因為發生殺人謎團的地點為有別於傳統本格推理的特殊環境,導致不少本來可用作輔助偵探推理解謎的約定俗成都不適用。

以《十誡》為例,它是處於一個「不可以嘗試尋找兇手」的特殊狀態,於是偵探(如果存在)不能夠隨意搜查現場,甚至即使知道兇手是誰也不能隨便講出來。而製造這特殊狀態的兇手的動機為何,也同樣無法直接參考過往推理小說的「動機資料庫」。
Faker(冒業)
6 months ago
方丈貴恵 (@Kie_Hojo) on X
方丈貴惠的《アミュレット・ホテル》出了泰文版。
Faker(冒業)
6 months ago 2
【公式】終天教団 広報部 (@shuten_kyodan) on X
我連《最終防衛學園》都還沒買,Tookyo Games又有新作了。
Faker(冒業)
6 months ago
雜種、香港、cyberpunk——陳冠中三本 – Temporary Pleasure

之前找陳冠中的資料,找到這篇科普好文。

再仔細一看,原來是沐羽寫的,難怪是好文。
Faker(冒業)
6 months ago 1 @Edit 6 months ago
無敵之人:(《D機關》作家柳廣司最新間諜推理小說,以「惡的一方」作為主角!) - 柳廣司 | Readm...
這是一本「單聲道」小說。柳廣司的立意和想法都很清晰,角色的互動(不論他們本身的立場是正是反)都是為了帶出柳廣司本人的想法。

不過真的非常好讀簡潔,歷史小說能寫成這樣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