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主流族群傳統慣習,在農曆初二、十六會祭祀土地公,稱為「做牙(tsuè-gê)」。
而農曆年過後第一次做牙會在二月初二,這一天又稱為「頭牙(thâu-gê)」;農曆十二月十六是一年當中最後一次做牙,即為「尾牙(bé-gê)」。
在尾牙這一天,眾人除了拜土地公,還會吃割包(kuah-pau),割包又稱「虎咬豬(hóo-kā-ti)」。
尾牙食用虎咬豬有兩種意義,一說是割包外型像是張開大嘴的老虎,讓老虎將過去一年的晦氣、壞事一口吞下;另外一種說法是割包形狀像錢包,夾著內餡,象徵守財。
今天,大家一起吃個虎咬豬吧,讓老虎啖掉牛年一切厄運,準備迎接美好幸福的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