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癒或致鬱?《請陪我再死一次》讀後感想 | 巷弄裡的雪花「永遠不會死去的我」邂逅「每日都在死去的她」,這種衝突設定本身就很吸引人,翻開閱讀的感覺也像打開酒瓶:先是香氣襲人,入口微微的苦澀刺激,適合慢慢品嘗,無法一口氣喝太多,雖然喝到後來好像怕太苦似地加入果汁調味,但是已經涉入太深的人還是會被後座力影響。
行俠仗義除了高強武功,更要有過人心計——《私刑教育》三部曲,做出你的選擇! | 巷弄裡的雪花先感謝當年好友找我去戲院看了第二集,我才沒有錯過這系列。這次趁HamiVideo下架前趕快復習一波,寫心得筆記下來。
當理想主義者踏入《不能輸的賭局》——你堅持的是信念,還是執念?(未讀可入) | 巷弄裡的雪花現役醫師作家楓雨,長年經營 #台灣推理推廣部 推廣台灣犯罪推理文學,且
給推理迷的挑戰書——林斯諺短篇集《笛卡兒的惡魔》讀後感(未讀可入) | 巷弄裡的雪花看到書衣推薦語用「絞盡腦汁」時,本來有點疑惑,讀完本書之後,就覺得這四個字下得真好。
高敏感人這麼棒?武田友紀《高敏人的優勢練習課》讀後感想 | 巷弄裡的雪花所謂的「敏感」,以單項來說,可以光譜兩端來計量,例如:對「噪音」敏感程度從一到十,六以上可以算高敏感,不是所有高敏感人對單項的敏感「程度」都一樣,也不是所有高敏感人敏感的「項目」都一樣,如果只要有敏感就算,那麼五人就有一人高敏感是可以想見的。
「公民課」考前加強:《選舉,不是你想的那樣!》與《政治工作在幹嘛?》 | 巷弄裡的雪花本文分三部分,有大量的引用和照片,還有我個人小小的助選打工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