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與罣礙
@ho0413
15Friends 29Fans
Karma80.02
male Tainan, Taiwan
大家好,很高興與老朋友或新朋友在此相互分享生活大小事....
得失與罣礙
16 years ago 2
與人相處不容易,有時你原本想法簡單,但卻發生很大的效應,電影蝴蝶效應中就演出到這樣的情節,試圖改變以前已發生的事反而會發生一些無法預測的結果,佛教有個說法:活在當下。指常常留連在過去,對人生沒有很大的幫助,過去的成功或是失敗都已過去僅供參考,往未來的目標前進才是我們每天應該做的.
得失與罣礙
16 years ago
天下雜誌專訪五月天,分享他們如何跟失敗相處,五月天說: 我們的成功,是失敗的累積這說的真好,他們認為現下的學校教育應該教如何與失敗相處,古諺有云:失敗為成功之母;每一次競賽成功故然可喜,但若不幸落敗亦不用太過罣礙.
得失與罣礙
16 years ago 5
早安
得失與罣礙 覺得
16 years ago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何謂天才?就是放對地方的人才;反面而言,我們眼中的蠢材,很可能也只是放錯地方的人才。所有的人事物原本都是美好的,只是所屬的地方適不適合而已。 即便是骯髒污穢的垃圾,只要放對地方(埋在土裡),也能滋養大地,開出美麗的花.
得失與罣礙 覺得
16 years ago 9
張忠謀曾說過「成功不屬於先出發的,而是屬於最後倒下的」,意指人要在逆境中,堅持到底、永不妥協;當事已無法解決,甚至是已影響到生活、心情時,何不停下腳步,暫時的想一想是否有轉闤的空間,換種方法,換條路走事情會不會變簡單點?
得失與罣礙 覺得
16 years ago 7
富蘭克林曾言:忿怒起於愚昧,終於悔恨。上個月我的車被酒駕的老伯撞,老伯在警局不配合酒測還大罵警察,結果被以妨害公務起訴,在法院裡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檢察官心軟也考慮到他是家裡的經濟支柱而緩起訴。遇事情能不忿怒需要智慧,前一陣子流行的臨場智慧(EQ),就是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是吧?
得失與罣礙
16 years ago 2
富商歐納西斯曾說:只要我站在"財富"之上,我就是世界上最高的人。挪威劇作家亨利易卜生亦曾言:人須得活下去,這就使人變得自私。這些話說的一針見血,我認為財富、名利是兩面刃,控制得宜萬民之福,控制失當禍國殃民,如果讓你一夕致富,你會把錢財全部捐出呢,或是全部留給自己?
得失與罣礙
16 years ago
華嚴經上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學習關愛別人如同關愛自己,是慈悲的行為,至聖孔子亦曾說過: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另古語有云:人饑己饑,人溺己溺,也是顯示人互相幫忙、相互扶持相同道理,如外國影星金凱瑞在yes先生電影中,原本對事漠不關心,到熱心助人後而達到人生願望,也是相同道理是吧?
得失與罣礙
16 years ago 2
聖嚴法師說:"放下需要智慧,沒有智慧就放不下",放下並不是對事不處理,而是該怎麼作就怎麼作不憂慮,老子在道德經裡也有類似的說法:"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上天與聖人不會特別對百姓好,也不會特別對百姓不好,也就是一切自然會有定數,隨自然發展不特意人為操作.
得失與罣礙
16 years ago 3
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