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人際關係的分析,是我們以前從沒聽過的。「從這件事中,我們能夠學到什麼?」於是大家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發言。「有了誤會就要及時溝通和化解,否則誤會就會越來越深。」顏回也發言了:「我覺得,不要片面強調『身正不怕影子斜』,還要看這件事情可能給他人造成的印象。
在社會裡上對下的關係,有沒有像我和顏回這樣牢靠的?平輩之間的感情,有沒有子路、子貢和顏回這樣深的?」想了想,大家都搖了搖頭。「但即便是這樣的關係,都會因一點小事引起很大的誤解,又何況是其他的關係?我們又怎麼能不格外留意自己的言行呢?」
?」「我沒想到,一個人要不被誤會是那樣難。同時,我也覺得自己剛才的做法有些欠妥。如果這件事我是當著大家的面做的,誤會本來完全可以避免。」顏回的回答讓老師露出了贊許的目光。「說得太對了!我對顏回,不可謂不信任;子貢和子路對顏回的瞭解,不可謂不深。
連自己的心都不足以依賴,又何況是別人的心!」看得出來,這件事對每個人都有很大的震撼。老師繼續深入討論:「如果我只是把懷疑藏在心裡,而顏回也沒主動解釋,那麼結果會怎樣?」「可能會從此對他產生偏見,不再信任他。」接著,老師又問顏回:「那你又能從中學到什麼
我的第一個念頭,也和子貢、子路一樣,覺得顏回辜負了大家的信任,在窮苦和沒有監督時,做了不符合道義的事情。們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而這一次,我們儘管親眼看到了,卻判斷錯了。我們一直相信顏回是君子,但遇到特定的情況,卻把平時的看法拋到了一邊。
「因為我和你們一樣,剛才也對顏回的德行產生了懷疑。」老師的語氣既複雜又沉重。聽了我們的對話,顏回不禁一頭霧水。接著,老師把大家都叫到跟前,將這件事原原本本講了一遍,然後讓大家進行討論。老師說:「不要說子貢和子路,連我看到這一幕時,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聽了顏回的話,我和子路不禁目瞪口呆!老師似乎也受到了震撼,他看了我和子路一眼,問:「現在,我們還要懷疑顏回的德行嗎?」「老師,您為什麼說『我們』而不是『你們』呢?」這時子路問。想不到向來粗心的他也有如此細緻的時候。
沒想到顏回一聽,連忙說:「老師,萬萬不可。」「為什麼?」剛才我煮飯時不小心,一團灰掉進去了,弄髒了一小團飯。我覺得弄髒的飯絕對不能給老師和同學吃,可是扔掉又太可惜,於是我就將那團飯吃了。這樣的飯,怎麼能用來祭祀呢!」
他剛才的做法我也很難理解。這樣吧,你們跟我進來。」於是我們跟著老師進了灶房,老師對顏回說:「你準備一下,我們用煮好的米飯先祭祀一下祖先和周公。」老師這一招確實厲害,因為誰都知道,吃過的米飯不能用來祭祀,否則就是大不敬。不知道顏回對此會有什麼反應。
說完,老師意味深長地看了我們一眼:「你這樣問,是不是有特別的含意?」
不等我開口,子路就迫不及待地將顏回偷吃米飯的事告訴了老師,就在他越說越激動的時候,老師打斷了他:「我也看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