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jellyfish_247
0
Friends
0
Fans
Karma
0.0
Taipei, Taiwan
jellyfish_247
說
9 years ago
「若無法將訊息轉換成自己的話,拚命收集或閱讀再多資料也無用,建議不如把心力放在充實自我經驗上,才是有效提升說話力的方式。」
--------------------
閱讀,搭配整理自我經歷更能發揮雙倍的力量。
--------------------
聊天的時候,
對象都是一面鏡子,
說一聲「很高興認識妳!」
jellyfish_247
說
9 years ago
「當我們止步不前時,並非因為我們的改變不夠大,而是因為我們今天沒有做任何有助於實現改變目標的事。」
---------------------------
不知從何下手,是怕做錯,於是原地站著,連踏步都沒有。
謹慎是造就,過度謹慎而是遺憾。
jellyfish_247
分享
9 years ago
「所有我碰到的任何問題,都是我自己造成的。
只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想法,卻很有威力,當我們這樣想,就再也不會逃避任何事,你會變得很有責任感、你不會怪罪他人,更重要的是,你會變得更有勇氣、更專注,把重心放在解決遭遇的問題上。」
-----------
存在主義強調人的自由、選擇、責任環環相扣,為了不想負責,所以覺得不自由。
不是怪罪自己,而是提醒星空之下永遠有路。
jellyfish_247
說
9 years ago
【我相信我就是我】
「信念有時不容易堅持,因為它需要妳對於一些看不見的東西深信不疑」---丁
大一的生命教育課,友人分享他覺得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信念,當時不解其意,最近才漸漸明白,相信真的可以帶來強大的力量。
----------------------
棒式30''
3/深蹲30次
3/腿畫圓30圈
1/空中腳踏車30次
3/靜坐10分鐘
jellyfish_247
說
9 years ago
【Just do it】
:可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個比較好,我怕錯了怎麼辦。
:我看你已經猶豫了一個多月了,思考很多評估很久,何不現在就每一個都試試看呢?
:可是如果打開來根本就是錯的怎麼辦?
:我也不知道打開到底對還錯,但肯定的是一定會更是你想要吧?
想得太多,做的太少。發現自己發呆的時候,就做點事吧~
太多不確定,但一定會比原本的狀態更貼自己的需要。
jellyfish_247
分享
9 years ago
【想說做少】
「當你認清楚『所有人生的問題,都是自己造成的』時,你不會怪罪他人、怪罪環境,你知道能夠解決問題的只有自己,因此,你會把注意力放在調整自我、解決問題上。當你認清所有自己碰到的問題,都是自己造成的時候,你的人生會變得越來越好,因為你知道只有自己改變了,人生才會改變。」
jellyfish_247
覺得
9 years ago
【早點回家~早點回家~】
只是換了個地方,兩個半小時的車程,心境拘謹了許多。
反覆充電耗電,這次耗了很多後充飽了,提醒自己早點回家。
真實的世界存在於自己的認知中。
jellyfish_247
分享
9 years ago
穿越極限的勇者:陳彥博 (Tommy Chen) at TEDxTaipei 2013
「當你不把所有心思放在痛苦、恐懼、抱怨的時候,專心地放在你唯一現在正在做的事情,你可以完全放棄所有雜念。」---極地馬拉松選手 陳彥博
jellyfish_247
分享
9 years ago
台灣名人堂 2015-03-05 極地超馬冠軍 陳彥博
「永遠要去感謝在你人生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情,不管它是好還是壞,必然也會有它的原因存在。如果我們一生中都過得太順遂,我們就不是一個完整的人」
「我開始學會立下一件事情,就是不要要把自己帶到最危險的狀況之中,我知道不能讓自己太瀕臨極限的這條線,那如何去評斷安全性,就是要靠經驗不斷地去累積。」---陳彥博
jellyfish_247
分享
9 years ago
「我覺得年輕就是,要像海綿一樣去吸收,你不要太在意別人給你的職稱,那都是別人交給你的光環,你最後還是得證明你可以撐起光環。那才是你的。」--丁菱娟 世紀奧美公關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