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做什麼,和不做什麼,便是全部。香港社會能教你不做什麼,卻在做什麼方面缺乏應有的價值、技訓和氛圍,這便大大限制了這個城市的發展
也因此我都公開考試題目,要他們回去各自找資料,然後帶來試場光明正大地「抄上去」。在抄寫的過程中可以讓自己再度記憶,而且可以順便練字,所以我也設定了試卷書寫不得低於三千字的要求。
我認為現今資料氾濫的時代,所謂的「知識搜尋」已經沒有太大意義,未來的競爭力是在龐大的瀚海資料量中比其他人更快、更有效率找到有價值的資訊,並將其整理成精簡的摘要心得。
我們在選擇性借鑒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時還應慎重。英國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教授羅伯特•科(Robert Coe)曾經說過,幾乎任何被認為促成了某國成功的政策都能在另一個表現糟糕的國家找到。政策的執行才是關鍵。不論實施什麽改革,都需要明確目標,並爭取廣泛的支持。追究“失敗”的責任,不管是歸咎於政客還是教師都與事無補。或許我們在教育討論中所採取的“狂飆突進”方法是我們應當改變的第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