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輕放
@mistyocean
0Friends 3Fans
Karma55.8
Taiwan
百無聊賴。
往來好難。
控制狂。玻璃心。極度偏食。被動。
毀滅傾向。善變。高攻擊性。
自由靈魂。後行動派。
無處安放。不吐不快。
同擔拒否。
小心輕放
4 years ago
幾個小時前突然開始有了力氣,就跟失去力氣時一樣突然,不知道是什麼發揮作用。比昨天好一點,就一點。
小心輕放
4 years ago
最近抱住自己的次數變多了,有點怕是不是又要淹水
今天氣溫明明蠻高可我一直瑟縮僵硬打顫
小心輕放
4 years ago
昨天還是前天才意外看到聯合報那個影片
「發言人好,我是台灣聯合報——」
我幹你太祖宗聯合報你在CECC記者會有這麼有禮貌嗎,不愧身先舐足,欺善怕惡眼色很好
希望貴報也識相地讀懂台灣不歡迎共匪的空氣
小心輕放
4 years ago
好想吃冰淇淋噢⋯⋯
還有酸梅冰⋯⋯
小心輕放
4 years ago
確定是金童不是球僮?
小心輕放
4 years ago
( ・᷄ὢ・᷅ )
小心輕放
4 years ago
男人老是要教女人怎麼當女人,不在乎自己不是人。
小心輕放
4 years ago
反應跟不上認知讓我很挫折。
小心輕放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我相信醫師會選擇健康平安也不要感染生病拿那35萬,望記者下標有點良心。
各家媒體就你風傳媒拿中央社通稿硬要在標題多補一刀:「若插管將再增加」
你就這麼巴不得醫師重症插管嗎?
這種敘述隱隱製造了醫師靠染疫領補助的暗示,甚至醫療人員職權影射;反正通稿是掛中央社名號,編輯記者的名字就不用再放了,真好。

尊重他人的工作尊嚴既然對記者這麼難,活該記者不受尊重。

看看記者會開到現在超過一年的媒體發問水準、今天有幾個記者說明自己隸屬單位。醫師本人、醫師父母、以及所有醫療從業人員大概都不在這次媒體所謂的社會大眾裡面。每當新聞發生,當事者就被排除在外。

這新聞的操作方式只暗示了你自己的困境和心態:你想靠疫情賺錢、靠疫情發財的人真好、不公平為什麼你過得比我爽。
小心輕放
4 years ago
腦袋一直在尖叫
好吵
好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