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輸出能力關掉太久了,現在想要撿回來很吃力。沒辦法專注有耐性地閱讀也已經很長一段時間。
以前很喜歡讀到專有名詞然後去找資料,像連連看一樣一直延伸出去;現在會很煩,覺得吊書袋,為什麼要把文字寫得艱澀文謅謅。
用大量堆疊、抽象虛幻、跳躍式的描寫也很煩,堆砌華麗的比喻、或者一堆生硬冷僻的形容詞,美則美矣,但沒有生命力。
靠背的是這些毛病我也有啦。
啊復健的過程就像重新學講話一樣,現在只會直線前進。
排版不好也沒有耐心。
過度工整把字塞滿、長句太多、斷句太密集;沒有空格、沒有分行、段落行距太小;不用標點符號、用太多或用錯標點符號、條列式不列點⋯⋯讀起來都很辛苦。
我就廢物。
明明你才是搭飛機的那一個,卻感覺自己終於穩穩落地。
「想你。」
「我在。」
-
在沙發上抱在一起曬太陽,洗衣機運轉的聲音迴盪在小小的公寓,太陽像和月亮交換了時段。
「好像貓喔。」
聲音軟軟的糊在一起,倒進鍋裡就可以煎成鬆餅。晚點去買奶油吧。
今天看完天橋上的魔術師和下週預告,明天還能對228 無動於衷嗎
多得是人把戲劇與和平紀念日一樣都看作是休閒娛樂
一直以來在難受的時候都迫切尋找音樂安撫,但總是找不到,總是覺得太重,多輕緩的都還是太用力。有些音樂平時沒辦法聽,需要時又變成不能用的東西。
後來轉了念頭,或許根本一直都錯了。於是辛苦的時候換成海浪的聲音,樹葉摩擦的聲音,燃燒的木頭,雷雨。還是會失敗。或許就是這樣什麼也沒有用。
蜷成一團,閉上眼睛,你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