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近期學到最有用的兩個工具,一個是「自我覺察」,一個是「可視化」。
是說如果跟以前的自己說有一天我會狼吞虎嚥心靈成長書籍,他一定會覺得我是中邪了。或許人不肯面對自己心靈的不成熟就是這麼一回事吧。我現在都會把這種書看作救命書(雖然有時候也對這種書蠻嚴苛的)。
就是要遇到越多的異質才會映照出自己的異質。才會開始被逼著面對以前封閉與外界的連結時所沒有思考的種種課題。才會看得懂已經走過這些歷程的人的可貴。當然我覺得人都有不同的道路。也有著不同的課題。如果能不要受苦,或者能夠用不痛的方式了解種種免於痛苦的人生道理是最好的。但會想與同質取暖好像也是人之常情。過去一直不覺得自己有任何預設讀者,但如果真要說的話大概就是「跟我一樣痛的人」吧。
(不是大眾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