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脫離不了當下
當下的心碎
當下的煩悶
當下的焦慮
當下的絕望
如何的在思想上超越超克
除非早已習慣
否則光靠理解總是無法免除的
才會說
苦痛是無法被比較
人生總是有許多讓人徬徨而不知如何是好的事
做出決定前總是心猿意馬坐如針氈的
下了決定後卻又後悔不已,如刀割般
我想
除腋毛或許就是如此的事吧.....
感到有所疑問的是:
我們的情感情緒是否具背著道德基礎?
喜愛、博愛是否在道德上較討厭/怨恨來的優越?
有感情難道會比冷漠來的高尚嗎?
那這樣的道德基礎如何斷定的
這會是目的論與義務論的爭端嗎?
其實不太想出國的另一個原因
就是我現在幾乎要變成我媽的精神支柱了
如果我出遠門,誰來理解她?
倫理學的書其實寫得很簡單(畢竟是概論)
但東西有點多XDDDD
人家大學四年五年加研究所兩年變強者
為什麼一樣的時間我還是這麼愚蠢貧弱呢?
起碼一直希望自己能長出像樣的評論
不論是對文本的還是對事件的
但即使過了這麼多年了還是只會做很爛很慢的摘要
一旦要評論總會失語
「希望心愛的人永遠不死,希望今天永遠繼續。」
百合說,那個祈求是人類永遠擁有的夢想,而且一定是從遙遠天上俯瞰時有如項鍊般晶瑩閃耀、連神都會羨慕而被吸引的美麗光點。
──吉本芭娜娜,《阿根廷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