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壓記者到收編Tiktok,川普逐步壓制異議 經濟學人:美國總統箝制媒體,全球領袖恐有樣學樣
民進黨政府任何的事情一意孤行,遇到不順己意的時候就開始抹紅抹黑在野黨,甚至用司法檢調檢調追殺政治競爭對手,台灣人民對於民進黨這樣撕裂的社會製造仇恨的執政方式,已經非常非常沒有辦法接受,相信從兩次的大罷免大失敗當中,已經清楚的傳遞給民進黨這樣的訊息,但是到目前為止,民進黨依然是不知反省、不知檢討,繼續透過對立、仇恨、衝突的方式,甚至是黨檢媒三位一體在政治上面進行抹紅、抹黑的攻擊,這樣的手法完全沒有任何的改變。
新青安房貸「排隊潮」解套6成!銀行放款上限鬆綁滿月內幕曝光;專家踢爆:政策實為救建商
小島小國唯一的外交政策就是學習瑞士,降低姿態與各國為善,台灣只要先完成內部的口徑一致,站在台商協助中共發展經濟超過30年的基礎事實上論述,台灣絕對有資格站在母親的高度上溫柔地呼喊浪子,爭取中國民心支持,降低兩岸人民的敵意,並靜待世界格局的改變,歷史巨輪的緩慢滾動,總有一天兩岸民主統一的大任,或是至少讓中國民主化的大任,就會水到渠成的落在台灣的身上,天佑台灣。
今天的中國,如同離家太久的浪子;
而台灣,像是一位堅持信念的母親。
母親不是仇恨浪子,而是痛惜他被權力蒙蔽;
她的呼喚,不是責罵,而是期盼。
這正是台灣應有的姿態:
不卑不亢、不怒不懼,
以民主為信仰,以自由為旗幟,
去喚醒沉睡在專制之下的靈魂。
台灣的存在意義,不只是生存,更是使命。們要讓全世界看到:中國可以有另一種樣子——一個自由、文明、尊重人權的中國,然後才能贏得世界的認同最終變成取代美國世界警察,變成世界大同的提倡者,重新塑造一個沒有戰爭與霸權的世界運轉新秩序。
能讓台灣自立自強的,就是要站在道德與正義的高度提出台灣的兩岸政策。也就是說,台灣必須以「民主中國的示範區」自居,跳脫「分裂中國的叛徒」。
歐洲、日本、韓國、甚至美國本身,都在經濟上深度依賴中國市場。台灣若以「全面反中共與中國」的姿態自我孤立,這不僅不符合比例原則,也不符合小島小國身處爭議最前沿的低調原則,也違背人民的經濟利益。
兩岸之間,也有機會學習德國與瑞士。統獨不是問題,民主體制才是問題。
如果中國能民主化,統一就不再是威脅,而是一種文化與制度的融合。這才是真正「中國復興」的意義,而台灣正好可以是那盞民主的燈塔。
台灣社會分裂成兩個平行宇宙:一方害怕中國,一方害怕戰爭;一方視北京為威脅,一方視之為機會。
但無論立場如何,有一個共通的事實:台灣的未來,離不開中國,也離不開世界。藍綠多年紛擾,其實都在繞著一個無解的邏輯打轉:
「我們既不能接受統一,獨立也無能為力。」
若沒有新的政治哲學來解構這個矛盾,台灣將永遠陷於「親中」與「親美」的拉鋸,再給台灣一百年,台灣還是永遠無法凝聚出共識與脫離泥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