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之書
@plover1967
173Friends 276Fans
Karma50.59
male Hsinchuhsien, Taiwan
髮翻飛如風中的芒草
任時間頹然撲倒
潮聲濤聲湧進懷抱
我們穿起飽漲的記憶潛逃
FB: https://www.facebook.com/Plover1967/
Blog (荒廢中) : blog.xuite.net/plover1967/blog

遺忘之書
8 years ago
#Note : 志在清晰,不怕大量留白 :
筆記留白並不是浪費,一個是讓閱讀密密麻麻筆記本時,有喘息的地方,另一個是可以增加日後的補充說明,就可以寫在留白的地方。

有時候筆記當下並沒有完全理解,留白處在日後複習時可以寫下後來的心得,或者日後學到更清楚的解說時,可以在留白處寫下。

對於許多成功者來說,留白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不要感覺浪費,不妨大膽在筆記上留白。
遺忘之書
8 years ago
#Note : 在管理時更要盡量避免陷入主觀迷思,認為:「部屬應該事事配合自己,符合我的要求。」尤其,人本來就不可能說變就變,以改變部屬為管理宗旨,只會為你帶來無止境的災難。

不過,這並不是要你委屈自己、對部屬妥協,只要別針對部屬的態度做多餘的聯想就可以了。

畢竟,行為科學管理的重點,不在人的態度,而在人的「行為」。
遺忘之書
8 years ago
#Note : 易經 :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朱熹 : 有道須有器,有器須有道,物必有則。
遺忘之書
8 years ago
#BigData
125 open source Big Data architecture papers for data professionals

https://www.linkedin.com...
遺忘之書
8 years ago
#Tech
The Brain vs Deep Learning Part I: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 Or Why the Singularity Is Nowhere Near

The Brain vs. Deep Learning vs. Singularity
遺忘之書
8 years ago
#Note : 一個企業從無到優越,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與無數心血。

但要從優越落至中庸,有時,只因一個直覺的安全決策。
遺忘之書
8 years ago 1
#Note : 莊子 <應帝王> :

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地
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
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
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无有,嘗
試鑿之。」

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
南方大海的帝王叫「儵」,「儵」的意思是行動迅速。北海之帝叫「忽」,想必動作也挺敏捷。那麼中央之地為什麼叫「渾沌」?
因為他沒有眼睛、鼻子、耳朵、嘴巴,
就被叫做「渾沌」。
遺忘之書
8 years ago
#Note : 遇到問題時,我們總要求答案,而且是馬上就要,或至少在它該來的時候得到,偏偏它不是隨傳隨到的。

我們最立即、最直接的反應,多半不是最好或最輕鬆的解決方案。

最棒的答案常常會在你放下問題,給自己時間和空間,改變環境,讓大腦有機會去聯想的時候出現。

遇到問題的當下,你會怎麼做?

起來。對,就是站起來,然後把它放下。想想別的事,任何事都好,再給自己一點時間。在問題以外的視線範圍,你會看到真正恆久有效的答案。
遺忘之書
8 years ago
#Note : 帶出優秀人才需要的不是氣魄、熱情,而是技術。
遺忘之書
8 years ago
#Note : 一般管理者非常在意的個性、本質或是態度,其實與部屬的成果都無關。當你把管理重點放在他的行為而不是態度上時,你會發現,部屬反而更積極,更能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