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生活並不在構圖中,面對鏡頭時,往往都已經是生活之外,或說,生活暫停。」
張亦絢,⟨062蛋呀蛋的光⟩
「如果沒有可以看見的未來,我們誰也不是誰的家。她哭花雙眼,承認我們不是彼此的歸屬,為感情做最後的道別。」
「那一幕像在訴說,我們不是不曾快樂。關係裡的歸屬是種過程,而非結果。
在這座城市裡,我們可以進到一間間房子,開啟無數的關係,模擬無數個家,也曾經為此感到快樂。在這裡,有很多像湯姆的人,以為開啟過那道門,在門內做過一些事,就可以一步步走往他想要的未來。這裡也有一些像夏天的人,看似漂泊無依,又滿不在意,但其實是一直清楚並追求著真實的自己。然而,湯姆不一定是錯的,夏天也不一定是對的;只是剛好他們能給對方的,並不是彼此所求。」-Shanni
而防火梯在我身上喚起的強烈喜愛,我好難解釋。
--
是因為防火梯打破了建築閉鎖的形象嗎?是因為防火梯表達了「逃出」才是一棟房子,所必須具備的最基礎功能嗎?
是因為它的形式語言說了,「我總是需要能夠馬上待在許多個外面,但我也需要家」嗎?
以上摘自張亦絢 ⟨戀戀防火梯⟩,收錄於《感情百物》,木馬文化出版。
「理型」其實也不是什麼玄妙之物,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事物的規律性所反映出來的一種總體的pattern或scheme。晚期的柏拉圖嘗試用數學的方式來表達這些pattern,據此,事物的理型對他而言是數學比例所形成的特定pattern,而「人」的理型也應該可以透過數學的方式,來接近地表達為特定的比例關係。
(黃哲翰,2021)
「你總得進去一個什麼東西然後變成那樣,不變的是你在每一個那樣裡面都還是在尋找歸處。於是你不斷地換殼,換殼,有人就因為這樣誤會了你。」Bios monthly 許正泰 ⟨據說信仰使人強大,但我懷疑我沒有⟩
未經證明就把零星的經驗當作宿命或定律是反智的(高若有,2021)
「台灣是一個太容易排遣孤獨感的小島,呼朋引伴、縱情繁華都是那麼容易的事,要能夠實踐孤獨的美學,抗拒虛榮,不執著於攻頂與征服,又是多麼艱難。更何況我們現在有了無時無刻不存在的嘈雜網路世界。大部分的人在面對孤獨的時候,都以便宜的方式逃開了。
我常常覺得,這個世界有許多隱微的縫隙,一個人必須先抖落精神上的桎梏,進入一種孤獨的潛修心境,才能輕巧的,像針一樣,在稍縱即逝的機緣巧合之中,看見那種縫隙,穿越它,走進世界的另一面,進而理解另一面。」
-包子逸,〈Loner〉。收錄在《風滾草》,九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