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daleia
@sareadingnotes
1Friends 5Fans
Karma0.0
Taipei, Taiwan
daidaleia
4 years ago
John Berger ⟨畫室畫語⟩《另類的出口》

「然而,當白晝結束時,要緊的只有攤在地上或倚在牆上等待隔天觀看的畫。要緊的是變動的光線無法全然揭露的東西——距離你最近、卻使你擔心已經失去的東西。」

「『它的臉孔』意指什麼?他找的是它的回眸,他找的是它的表情——其內在生命的稍許痕跡。」
daidaleia
4 years ago 4 @Edit 4 years ago
李桐豪【一鏡到底】吃顏料的人 阿尼默

“繞了一大圈,耗盡錢財,只為了更確定27歲就確定的事。”

“38歲,阿尼默開始畫《小輓》,原以為半年能完成,拿到版稅,就能繼續畫那些令他心盪神迷的純藝術畫作。結果一畫3年,每月就接2張報紙副刊插畫,以5千元酬勞維持一個人活下來所需的最低限,不購物,需要衣服時就收朋友的二手衣,「基本上只買內褲。」一週7天晨醒夜寐,孜孜不倦畫十幾個小時,過著「破布一般的生活」,比上班還苦。我聽著,腦中浮現他那凌亂的畫室。

“《小輓》3則短篇,都和死亡、告別有關,孤獨感濃稠,或許也反映了他當下的創作狀況,自承是一個療傷的過程,愛情的傷,且旁人勿近,對我們的好奇直接回以「涉及他人的事,我不能說。」”

【一鏡到底】吃顏料的人 阿尼默
daidaleia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John Berger《另類的出口》

「在可見之物的世界中,所有的年代同時存在、血肉相連,無論相隔數百或數千年。而當畫中的形象非複製描摹,而是對話的成果時,畫中的事物便會說話,只要我們傾聽。」

「我所知道最憂傷(是憂傷,不是悲痛)的事物莫過於一隻失明的動物。不同於人類的是,動物連描述世界的輔助語言也不剩。在熟悉的環境下,失明的動物得以靠鼻子找出方向。但牠的存在性已然喪失,隨著這種喪失,牠亦開始衰竭,直到牠的活動僅剩下睡眠,或許在夢中尋覓曾經存在的一個夢境。」
daidaleia
4 years ago 1
連續工作到現在才能打開悲傷。
我不會忘記凡凡的鼓聲。我知道是妳。
會一直記得。

The Next Big Thing 2017 大團誕生:Triple Deer|夜空
daidaleia
4 years ago 2 @Edit 4 years ago
草東沒有派對的鼓手蔡憶凡(凡凡)過世了.......據說在防疫旅館,已排除他殺。好難過,不想附連結。
daidaleia
4 years ago 3
邱妙津《鱷魚手記》

你罰我等,我在等你來告訴我你長長的緘默是在等待什麼?我要等待誠實的穿越,穿越你還有這段愛情對我終極的意義,我要眼睜睜的注視,抽絲剝繭後我們之間究竟該是什麼樣的關連?

愛不在任何結局,能愛而去愛或不能愛而不去愛這種過程,才是終極的意義。當命運塞給我任一顆黑珠子或白珠子時,我怎麼也逃避不了,唯有老老實實一顆一顆地穿越。生命的深度就在穿越的串積之中。

我在等待你是不是我該獻身以待的人。如果我那樣去對待一個不是我該如此對待的人,那我就只是徒然在傷害和糟蹋自己。
daidaleia
4 years ago
《四樓的天堂》導演德瑞克(陳家逵飾)
「痛,把妳的潛能都激發出來了,妳要記住這個痛,妳要珍惜這個痛。因為痛,會剝奪我們的語言跟記憶。因為痛,會干擾我們的思考方式。因為痛,會癱瘓我們的靈魂。因為痛,讓我們得以跟生存的本質直接碰撞。」

筆記自「蘇珊與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