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daleia
@sareadingnotes
1Friends 5Fans
Karma0.0
Taipei, Taiwan
daidaleia
3 years ago
John Berger 談 Hieronymus Bosch (1450-1516) Millennium Triptych,收錄在《另類的出口》:

「假如說波許的地獄圖看似預言,那麼其預言與其說在於細部——儘管教人難忘且驚世駭俗——不如說在於整體。或者換句話說,在於構成地獄的空間。

那裡沒有地平線。行動沒有連續性,沒有中斷之時,沒有路徑,沒有形態,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只有彼此相異的喧鬧聲,支離破碎的現在。驚奇與騷動隨處可見,卻無處可見結果。無任何東西流過:一切都被截斷。一種空間的錯亂。」(202)
daidaleia
3 years ago
John Berger 《另類的出口》

•在終極絕望中,人不是變得睿智就是變得失控,失去任何制度或自己本身的控制。失控和睿智監禁在同一扇絕望之門背後的同一間囚房。有時,失控進入犯人自己的體內。這說明了經常發生的自殘事件。人傷害自己,只因監牢及其失控性已滲入他們體內。沒有任何東西阻止任何東西。殘害的不是自我,而是在吞下湯匙、碎玻璃和刀片之前滲入自我的東西。(182)
daidaleia
3 years ago 1
John Berger 談 Théodore Géricault與其畫作,⟨蓬髮男子⟩摘要,收錄於《另類的出口》。

• 許多瘋狂的類型始於劇場(如莎士比亞、皮藍德婁、阿鐸[Antonin Artaud]所熟知)。愚行在排練中試驗它的力量。任何人只要曾待在一個開始變瘋的朋友附近,便會熟知這種被迫當觀眾的感覺。最先在舞台上看見一個男人或女人,孤身一人,他們旁邊則是種種說明日常苦難的不當解釋,就像一個幽靈。而後他或她走近幽靈,與介於言語及其意義之間的可怕空隙相互對峙。事實上,此空隙、此真空地帶,即痛苦。最後,因為就像大自然排拒真空,瘋狂於是趁虛而入,填補空隙,於是舞台與世界、演戲與受苦之間不再有所區別。(174)
daidaleia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John Berger寫Frida Kahlo《另類的出口》163-164頁。

在一幅1943年的自畫像中,她躺在岩石景致裡,一株植物從她的身體長出來,她的血脈和植物的葉脈相連在一起。在她身後,地勢略平的岩石延伸到地平線,有些像石化的海浪。然而岩石真正像的是,她若躺在那些岩石上,背和腿的肌膚感受。芙烈達·卡蘿跟她描繪的一切貼頰而躺。
---
我們生活在新世界秩序底下的黑暗時代當中,分擔痛苦是重新找到尊嚴和希望的必要前提之一。很多痛苦沒辦法分擔。但分擔痛苦的意願卻可分擔。而從這種必然不足的分擔中,產生了某種反抗。
daidaleia
3 years ago
「當一個詩人得擁有一個如此敏銳的靈魂,沒有絲毫的特質能逃脫他的法眼;而且如此敏於感受,那種洞察力不過是一隻在精細排列的各種情感和弦上撥彈的手——在這樣的靈魂中,知識瞬間轉化成感覺,而感覺又立刻恢復為一種新的認識器官。一個人或許只能間歇性地處在那種狀況下。」_Will Ladislaw
《機巧的感覺》(67)
daidaleia
3 years ago 4 @Edit 3 years ago
Zadie Smith談George Eliot

是她主張人類經驗的力量如同理論或者所揭露的事實一般強大。對艾略特而言,經驗改變看法,而看法的改變,會構成對世界的真實改變。她寫道,「我們對學派、流派最精微的分析也必然會遺漏基本的真理,除非它被在所有人類思維和勞動形式與個人之生死掙扎裡都可見到的愛所照亮。」經驗之於艾略特,是一種認識的有效方式。

《機巧的感覺》(57)
daidaleia
3 years ago
Zadie Smith談 E.M.Foster
「對他來說,唯一算數的庸俗,是那種對心靈的扭曲,以一種奚落和恐懼的態度困住我們,直到我們只知道奚落和恐懼。」
《機巧的感覺》39
daidaleia
3 years ago
Zadie Smith在《機巧的感覺》談 Zora Neale Hurston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到最後,那是價值觀、可能性、未來、希望、爭吵(分享與你所經驗到的之世界相符的概念)、語言(分享與你所相信應該是的世界相符的話語)以及生活的選擇。」
daidaleia
3 years ago
John Berger寫Georgio Morandi:

「或許就像每個城市都需要一定數量的未婚市民,每一個藝術時刻也需要有個憤世嫉俗的遁世者對過分簡化發出無聲的抱怨。媚俗的誘惑力始終存在藝術當中:它伴隨熟練而來。遁世者——失敗對他來說並不陌生——的頑固是藝術的救贖。」

摘自《另類的出口》(The Shape of a Pocket)142頁。
daidaleia
3 years ago
John Berger〈蒙住鏡子的布〉《另類的出口》

美國的善辯者兼小說作家朵金(Andrea Dworkin):我無法容忍未曾撕裂的人、未曾歷經風霜、分崩離析、支離破碎、重新振作、縫縫補補、傷口凌亂、而後散發光芒的人。但是那些外表光鮮、搖臀擺尾的人,我則討厭他們。討厭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