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這麼期待下雨的日子,連續幾日乾柴烈火式的烘焙,身體和心靈似乎也變得乾乾的,一場即時來的雨,澆灌了乾枯的地帶,終於瞭解情緒沒有永遠的豔陽天,偶爾也要體諒別人的雨天,此刻的腳步才會慢一些,看見不同的變化。
成為一名社會工作者需要保持對社會議題的敏感度,瞭解社會政治、經濟整體的走向,才能善用資源達成資源重新分配的果效。
未來首安還是有許多機會帶大家上山去部落走走,體驗慢速生活的原鄉風情,經過這次一起走過迷霧封鎖的馬胎「達蓋部落」之遇見螢火蟲之旅,我有些檢討。
學習擴大自己與大自然間的連結,增加發現大自然奧妙的敏感度,嘗試用各種細微的角度,體驗觀察生命,就會發現,自己的存在,是多麼得渺小,又多麼的偉大。
世界會不會有另外一個角落,也有一個擁有與自己擁有相同經歷的人?如果有這麼一個人,可不可以代替自己的人生?顯然似乎是沒有,所以好好的為自己的存在感到幸運吧!!原住民的孩子啊...
一起走在迷霧籠罩的部落馬胎「達蓋部落」緩慢前進之小小螢火蟲之舞
走在原鄉部落裡,除了看見還留著的山水美景,更期待的是和部落裡的人接觸,體驗人與環境互相依存的藝術。
社會工作者也需要懂得順勢而為,才能達到助人的最大果效,因此不停的提升與維持自己在各方面的敏感度,顯然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又帶著一個長年生活在都會叢林的朋友,到山林叢林裡去逛逛,引著他從水泥大廈裡走進自然森林,回到都會的朋友說:「很不能適應都會的人群」,也許他也愛上了在山林中流浪的自由,開始第一步的尊重生命與環境互相依存的藝術。
社會工作者就像是考古學家與科學家的綜合體,對服務的個案除了要大膽假設可能問題,小心求證問題真相,還要追根究柢的追查個案家族歷史的脈絡,才能夠找到治療的方向,畢竟整合資源並適切地針對個案所需,予以重新分配,才能有效控制資源而不致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