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學者的研究,應該就是"摩擦性"失業,這個名詞問世的原因吧!
別家報紙,是希望採訪對象多元化,本報呢?不論什麼毒...都指定問林杰樑.....全台灣是只有一個毒物科醫師嗎?
昨日長官指責,"你說趕猴子,只出現在導言,內文都沒寫,標要怎麼下?" 我說"有阿..又有縣市政府提出..驅趕脫序獼猴"她說"這就是趕猴子嗎?""你要找人質疑這是趕猴子阿?""不然我們怎麼下標"....."要寫--某某某質疑這根本是趕猴子!!!"
紅與黑? 1 前一天晚報做半版、本報沒見半個字,長官主動幫忙把責任推給別的中心,說是別人漏稿 2.但以前呢?明明是別的中心漏新聞,卻直接在本中心通報檢討,還叫你要在這條新聞中、另外找點領先喔!
被給了一個負評!(說實話 如果下標之後 真的後悔了 要怎麼半才好ㄋ)?
稿件被惡整的魔咒,到底會延續多久呢?(考慮休假一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