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紙樓的札記
@steven_tang
108Friends 256Fans
Karma0.0
Taipei, Taiwan
焚紙樓又名焚字庫,是專門用來燒毀文書典籍的爐,與燒金銀紙的金爐區隔。宋朝士人敬惜字紙,認為寫過文字的印刷品即使是廢紙也不能怠慢,故書院寺廟往往另立焚紙樓專職燒葬,亦有崇敬倉頡、文昌帝君的意義。焚紙樓文化盛於明清,衰於民國,更不用說今日即將無紙可焚的網路世代。

網誌: 焚紙樓
臉書:湯以豪
豆瓣:焚紙樓
知乎
增添兩個新年目標:做一支影像評論的影片,寫一篇色情小說。
說了很多年要做,再不做大概這輩子都不會做了。
雖然很多(臺灣)人都說我是動漫專家,但其實我很少寫動漫評論。印象中真正算是寫過的純評論,已經是兩年前的這一篇了。
焚紙樓的札記
7 years ago 8 @Edit 7 years ago
本來想在某部新片的評語打上一句:「我覺得吃下沾了精液的桃子很噁心」,後來還是刪了,總覺得又會被人罵。我是孬種 (annoyed)
焚紙樓的札記
7 years ago 9 @Edit 7 years ago
還沒看過那部(些)電影,就在那邊po文恭喜某某演員某某導演某某劇組得獎的傢伙們,都是在想什麼?「總之先說再說,我猜我一定會喜歡」?這就是你們對待這些劇組的努力的方式?
焚紙樓的札記
7 years ago 19 @Edit 7 years ago
搞不懂的NBA或多數職業運動的球隊文化。
為啥球隊所屬於某某所在地,當地人就會有主場優勢支持這票球員?球員可以交易來交易去,球隊經營在商言商,換言之,這個隊可能有不少人不在這塊地方長大,也不是因為認同這塊地方才來打球,那看球的到底跟地緣情懷有啥牽扯的,有啥好同理然後支持來著?而且職業運動不就是另一種表演嗎,為什麼這種比職業技巧更單薄的地緣所屬可以上昇到文化層級?
聽英國前輩說,這種球隊支持甚至是一代傳一代,還沒得選的,真搞不懂......
說法一:
「連自己外表都打理不好的人,誰相信你有能力創作出好的藝術作品?」
說法二:
「把心力都花在打理自己外表的人,還能剩多少時間顧好自己的藝術作品?」
這兩種似乎都很常見呢,甚至不乏自己也在這一行的人講這種話。
人生中的第一個個人專欄收了,對方平台因為營利問題要暫停服務。真是感傷......
新年的五個新希望:
一,少看電影
二,不看一些除了話題一無可取的電影
三,多看書
四,多運動
五,多生活

我有一個書籤夾,專門放我要看可是暫時沒時間看的片子或書,可是放進去後,我就懶的再開了。結果,我剛剛查了一查某份叫「三月以前要看完」的書籤,開夾時間竟然是2015年三月開的....... (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