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之鍊金術師》牛媽真的是神神神!就算是到目前為止也從未看過像鋼鍊一樣起承轉合有條有理環環相扣前後呼應伏筆全收的作品。重點是它給人帶來非常強大的勇氣,而且不過度吹噓熱血正義,而是實打實的勉勵。把漫畫全收,把動畫看完,真的是很感動啊。而且也非常喜歡牛媽的幽默感,不管是銀之匙還是百姓貴族都很有趣。怎麼能夠想到這麼縝密的劇情啊,怎麼能夠想到這麼豐富的角色啊,怎麼能夠刻畫出這麼深刻的人性啊。重溫前期待,重溫後更是讚嘆不已。動畫有聲優和配樂的加持更是震撼,OP和ED全部都是神曲。打戲流暢文戲感動,看得出來製作組真的超有愛,很難想像這是15年前的作品,絲毫不遜色甚至比現在的作品還要強。雖然前期劇情有些變動,到後面針對重點加強情緒演繹,真的是非常棒!雖然完結了再度感到些許寂寞,但一想到喜歡的角色們都有光明的未來,也就滿足了。
《喜弒臨門》詭畫連篇很好看沒錯,但這個...拍跨。沒有推理只有犯罪的小說,但這並不是不喜歡的原因,是因為讀起來很彆屈。主角難得是一個不用爭取監護權也沒有跟妻子處不好的爸爸,因為他的愛妻英年早逝,女兒已長大成人。他是一個直覺非常敏銳的衰小人,處處發現怪異,又處處把證據交給犯人,只因不忍大義滅親,真的要拖到最後危害到其他家人才拖著病體打擊犯罪?「生塊叉燒都好過生你」全書印證。然後裡面又犯了把丈夫的父母叫成岳父母,我的天啊,這點真的不能改改嗎?知道英日文沒有分,但既然都知道是哪方的父母了,就該遵守中文叫法吧?這樣講好了,主角蒙上了厚厚的女兒奴面紗,就算再多證據都打從心底不承認,怪東怪西就是不願看清真相,傷痕累累(有些是自作自受)也想爭取讓女兒脫身。但她就是不領情啊!然後「抱歉,有錢是真能為所欲為」又得到充分的印證。躁
《沉睡的殺手》看到快睡著。真是書如其名啊,充滿心理名詞不打緊,真的想睡的是主角對於每個人都過於冗長的形容,對於每件事,包含自己的事,心中的碎碎念和囈語。到後面才突然精彩起來,真的要撐一下,真凶太會誘導了。看完後只能說讓人很不爽,不喜歡逍遙法外的結局。雖然犯人一直換,但那個誣賴真的是...有沒有點反擊能力啊?搞得好像欣然赴義似的。動機是真的很合理,雖然手法有點怪,不覺得那種藥有強到這種程度,還是我只是以管窺豹,不明白國外的藥物氾濫有多嚴重?主角又是個離婚努力爭取女兒監護權的一團亂爸爸,這種題材是不是都標配女兒,就好像姊姊總是要救弟弟(偶爾是妹妹)但沒看過反過來的。主角的個性又讓我想到關口,以前總覺得京極幹嘛一直罵關口(雖然他就愛嘴),現在瞭解了,沒京極在的關口,超容易被誘導栽贓的,死好幾次都不為過啊。真的是幫QQ
《家弒服務》終於看完大名鼎鼎的“家事”服務,果真名不虛傳。結尾看完第一個冒出的念頭就是「笑死」,看來這個服務太太都很需要。果然天下沒有掉下來的餡餅,討人厭的是受虐的一環接著一環,連鎖效應。雖然我覺得警探和婆婆的反應有點奇怪,這樣包庇到底或輕視怪異處不追根究底,我覺得很怪。但其他的都很有趣,神經病果然還是要靠瘋子治。但看了幾部讚譽有加的歐美懸疑劇,為何大多都是豪門夫妻+小孩+第三人的事?多金溫柔帥氣的丈夫,歇斯底里的美麗太太,惹人憐愛的無辜女傭,可靠的性感園丁,捉摸不透的小朋友。大抵是這樣的組合。是說很少看到以男性第一人稱的敘事,例如從園丁角度出發。男主人大多有罪,不是始作俑者就是幫兇,女主人可能天生真瘋或被逼瘋的,女傭通常是偵探或是裁決者,園丁就是正義的隊友。但總之男人都很帥,所以這些都是女性向嗎?到底有多帥?
《可燃物》全篇沒有一個驚嘆號的辦案故事。別誤會,不是說沒有可驚嘆的點,而是主角未免太過冷靜,冷靜到像是仿生人一樣。一般來說警察辦案至少有三分之一會描寫這個主角的背景、嗜好、想法,因為這也是構築辦案風格的特質。但這本,只知道他都用甜麵包和咖啡歐蕾果腹。就事論事過了頭,反而變成了種特色。敘事方式像是在讀一本警察辦案說明書,5W1H。而且比起常見的孤狼刑事總是單幹,這個完全就是團隊指揮最佳範本,而且內部感情還都很不好,但就是默默的動起來,機械般的,不達到目的不罷休的破案。用顏色形容就是不鏽鋼色,情理法,理是一切。但劇情是有趣的,邏輯是縝密的,只有報恩那篇,如果真的要報恩,警方發現屍體後早點投案不是比較好嗎?也不會讓恩人的家人感到困擾了,不知道為何要躲那麼久。但要說這本推理真厲害第一名,嗯..大實話,沒有很驚艷的感覺。
《請勿對號入座》強烈懷疑裡面提供故事的人有一故事兩賣,賣給誰呢?侯文詠短篇集。有兩篇只是敘述方式不同,主情節完全一樣。但其實也沒啥,就文人聚在一起閒談再各自發揮嘛。因為都是幽默短篇,所以不免比較了一下。若說侯文詠短篇集像是純白乾淨的天空,帶著點憂傷,那苦苓這本就是車水馬龍的吵鬧,還傳來一股菸味。是的,行文敘事令人想到「極度不妥」連續劇。在那個父親的年代,男人的驕傲充滿著有毒的尼古丁和小三戰利品。比起批判,其實我想說的是,那種感覺像是在小吃店用餐時,突然聞到菸味,才驚覺室內不抽菸算是倡導得滿落實的。以前吃飯可是標配二手菸啊,很高興這樣的用餐環境只存於稍微遙想一下,時代,還是有在前進的。彷如報紙的人間煙火專欄,昔日只能默認的理所當然,回過神來居然可以僅近消失殆盡,那股喧鬧菸火味,還是留在回憶吧,偶爾被文章勾起,偶爾
《該隱與亞伯》可能是花我最多時間閱讀的一本小說,本來想說睡前打開來看,果真就像是推薦說的停不下來。所以一定要趁假日把它看完,前前後後花了我7個小時,就像是在看時代美劇。開頭沒什麼對話就是很冷靜的在描述事情,冷靜到死了就直接說死了,或許可以淡化戰爭的恐怖但戰爭真的很恐怖,姐姐那段太殘酷到現在還是揮之不去。幼年期的兩位真的都很厲害,當然亞伯是更厲害了,送信到哥本哈根都不一定那麼強。威廉則是用超齡的智慧阻擋家產被詐騙。一個含金湯匙出生,一個是用了還會得破傷風的鏽鐵湯匙,兩人的命運卻糾結在一起。我一直很期待會如何和好,沒想到結局還是令人遺憾。中後段突然變成羅密歐與茱麗葉,好險狗血沒有太久,末尾有翻轉到,只是仔細推敲還是有些許覺得不合理之處,包含威廉從軍的理由。最後兩人都默默釋懷了,只是還是會期望他們正式見面一笑泯恩仇啊
《印象派:看不懂就沒印象啊啊》本來想說簡單看看,但一打開就停不下來,第一次用平板認真看文字內容書。很常聽到印象派,很多畫展也都是展覽印象派的畫,記憶中比較深刻的是雷諾瓦,還有梵谷。莫內有聽過有看過但讀完這本書後才發現他有多厲害。比起書中提到的種種事蹟,我真的被他畫的池塘水面嚇到了,沒有混色,就是一筆一筆塗上去,但遠看真的就是波光粼粼的感受。雷諾瓦雖然沒有提到我喜歡的那幅畫,但好像可以理解為什麼那時的我看到那幅畫會有溫暖開心的感覺。比起畫,對於梵谷我最有印象的還是那首歌,每次聽到都要在耳朵迴繞許久。最近才知道他畫出名的原因,有點小訝異。我對藝術史完全不了解,但透過幽默且架構清晰的文字,讀起來甚是開心。比喻用得好理解沒煩惱,能夠藉由這本書認識印象派各個畫家,也理解所謂的印象這兩字的緣由,就像看了部栩栩如生的電影般。
《狂賭之淵•雙》終於補完完結了,狂賭之淵中最喜歡的角色就是芽亞里了,所以外傳把她畫得又帥又可愛真的滿開心的,但當然也會想說終究要接到本傳那個剛登場的小物臭,到底要怎麼接啊?然後津津麗也超可愛,所以滿擔心他結局還好嗎。當然也能理解這不好圓回來,不是每個都F/Z,但還是會稍微有點期待,但這意味著要接本傳就是BE,所以又怕受傷害。看來作者在接本傳和HE選擇了偏向HE,我覺得這樣也好,本來這部就不是以邏輯嚴謹為賣點,是追求顏藝和刺激,賭完後大家都是朋友,設定好的制度可以很曖昧的想用就用。所以打個HE大家畢業出國留學的安全牌,OK的啦。不然芽亞里對付國中生黑化我也是很擔心,可能那時作者有意圖接回本傳的那個,但又改變主意了吧?雖然線有點偏離,但基本上兩部分開來看,然後專心享受裡面的顏藝就好。希望芽亞里還是一直保持帥氣。
《麥卡托狩獵惡人》一個不適合長篇的偵探,一解過往對於連續殺人的鬱悶和困惑。要說刺激確實也不夠刺激,所以偵探的大擺架子可以說是最刺激的了。而作家本身萬用型助理,還被罵不夠好使,內心戲超級多,抱怨超級多,卻不承認自己是抖M的人。故事篇幅不長,線索也都羅列清楚,障眼法其實就是第一人稱視角的作家造成的。事情很簡單但讀者被他這樣說容易被混淆,跟關口差不多,屬於好心辦壞事。但偵探很囂張也確實,但他有本錢囂張。問題是他去哪裡就有命案發生,幸好通常只死一人,科學的盡頭是玄學,根本有意無意的,無法證明的,這個偵探故意往可能發生命案的地方跑,故意製造契機讓命案發生,因為他想。就有點像是絕命終結站,刻意製造機率讓普通喝水也會噎到。但都是事後細思極恐,如果他沒有怎樣,可能就不會怎樣,也不會刺激到兇手之類的,但畢竟兇手本來也可以選擇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