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 Ya~~♡”
@yachu05
38Friends 10Fans
Karma0.0
female Taipei, Taiwan
恍神、喜歡旅行看看大自然、喜歡閱讀還有聽歌。
最討厭蚊子、熱。

每天有想不完的煩惱和發不完的呆~
Chu Ya~~♡”
5 years ago 2 @Edit 5 years ago
《巴迪歐》(Badiou)是一部2018年的紀錄片。

洞穴外的太陽,是理型(Form)的隱喻,它是照亮一切的真正本質。人在洞穴裡,根本不知道自己就在洞穴裡。在眼見過這個理型之後,你一定要做的,是必定要回到洞穴裡,做甚麼呢?去組織洞穴內其他大多數人到達出口。這個行動,就名為政治(politics)。

巴迪歐認為真理是無國藉或種族的,不會有法國或美國的真理,不會有白人或黑人的真理。真理是在世界之間通過的東西,在此,共產主義的理念與真理的理念之間有一種基礎的關係:真理是普遍的,人若沒有真理,就無望可以用同一個理念來團結人類。
【巴迪歐】BADIOU紀錄片網上免費公開,法國當代哲學大師的柏拉圖
Chu Ya~~♡”
5 years ago 1
事件本身重要嗎?經過是什麼?你的臉友支持你嗎?追蹤你的人有按讚嗎?唯一能確定的,大概是未來任何一種超強病毒的傳播速率,都比不上網路。

《群島》:網路時代的新秩序與喪鐘|書籍分享 | 黃琪樺 — vocus
Chu Ya~~♡”
5 years ago 1 @Edit 5 years ago
【不要期待政府會改變這世界,消費者才是改變最大的希望】
比起「可持續性 / 環保」,他更偏好「責任感」(responsibility),因為任何人經營一間公司都該將大自然視為賦予我們生命的獨特個體,並非取之不竭的資源,尤其作為企業要有這樣的自覺。

「你必須先改變消費者,那些公司企業才會跟隨,然後政府才會跟著那些企業走,政府完全就是排在最後的。」

「如果你期待這場仗會打贏,那麼你絕對是做錯生意了。邪惡永遠不會停止,這就是場無止境的戰鬥,而有人肯站出來是最重要的。」
Patagonia 創辦人:不要期待政府會改變這世界,消費者才是改變最大的希望 - HEAVEN RAV...
Chu Ya~~♡”
5 years ago 1
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那是一個人最重要也最基本的需要。

「情」是情緒好惡,是天生自然的,不需要教。如果有個人的樣子、氣質、言語、行為,看在眼裡都覺得喜歡,這就是情。情由己而生,主體性是自己;但「愛」就不同了,愛是關乎對方的需要,如何愛一個人來自於後天的學習,焦點是放在對方身上。「愛」與「情」本身就是矛盾的狀態,所以愛情是人生很重要的修練,是在具體的情境中一步步磨出來的,過程很煎熬。

謝錦桂毓│愛是穿透孤獨與分離的創造力
Chu Ya~~♡”
5 years ago 1
【利用藍芽,產生去中心化的網路應用】
以確診者手機使用過的基地台作為中心發送簡訊,不僅不精準,個人資訊也有被電信業者掌握的隱憂。

AI Labs取而代之的做法是:當你下載此App後,你的手機內每15分鐘會產生、抽換一個隨機的識別ID(hashed ID),此ID完全無法辨識個人身分。同時,你的手機會與周遭同樣有下載該程式的使用者交換資料,作為接觸的紀錄,存在各自手機上,28天後便自動刪除。

相較於一個手機基地台可以覆蓋到數十公里,大多數藍芽裝置的傳輸距離都小於50公尺,也就是說,這項機制所記錄的接觸者,就是真正在你周遭,實際有近距離接觸的人。

比21萬簡訊更精準!「PTT創世神」杜奕瑾的社交距離App,能讓我們避免封城?-商周頭條|商周
Chu Ya~~♡”
5 years ago 1
萬一,你對《紐約時報》產生濃厚興趣,這是一份參考書單,多數已不易購得,可至圖書館借閱:

《新聞,在轉捩點上: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與聚合》/林照真/聯經出版
《紐約時報一百年》/何毓衡譯/新聞天地
《天下第一報:紐約時報》/林添貴譯/智庫出版
《王國與權力:撼動世界的紐約時報》/Gay Talese/上海人民出版社
《頭版紐約時報內部解密》/David Folkenflik
《走進美國大報》/辜曉進/左岸文化

《紐約時報》的第一世界憂鬱|黃哲斌/反作用力|獨立評論
Chu Ya~~♡”
5 years ago 1
好像寫論文之前唷,有很多恐懼沒有用,開始做了之後才不會怕。
不能流浪的日子,就讓故事帶我們到最遠的地方──讀《拉達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