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覺得,陽明心哲所明明到現在都還保持著把師生資料公布在官網上的傳統,要fact check出來叫人正面面對應該沒多難吧(至於要fact check啥,可以自由心證就好),而且進過心哲所的人,應該都有在台碩士生的師生互動範圍本來就很有限的認知。 https://images.plurk.com/qreBSV0oQkLUo8ClwM2TS.jpg
Hey Man BOT
1 years ago
2. 如果這些是在講整個高等學術圈的狀況,我可以接受這些是一個很general的批評(誰沒聽過各種文科論文鬼故事)。但台灣哲學系所的生態比外界想像要畸形不少,簡單說就是圈子太小、國外通常瞧不上眼,碩士階段能有豐富研討會經歷的,或者天生神力,不然就是老師幫忙帶著去玩一趟而已。真正有研討會歷練的已經是有論文發表壓力的人了,例如土博士或土博後。想往上爬的哲學碩士生,在學階段通常不會有什麼太有價值的發表經歷,更遑論被提點各種太人情世故的研討會應對(參加研討會就不是土碩士的普遍目標,知道這些很重要嗎?)。作留學預備、英文練好、準時畢業才是比較多積極的老師希望學生做到的事情。
3. 我其實很反對把碩士階段的見聞跟更後端的學術就業經驗混淆。坦白說,我不知道哲學碩士生若以往上讀為目標,到底在意國內一般的研討會發表幹麻。這是申請時應該多數人都有自覺的事情。至於國外回來就業的狀況,那完全不是同一個範疇。
立即下載
4. 陽明心哲所是2008年創的,profile上寫2005~2007在心哲所是w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