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好好穿衣服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可能得罪人的)關於中英文混用的晶晶體]

我很久以前覺得使用晶晶體的人,代表他兩個語言都無法掌握。

不過隨著在理工科待的時間越長,因為學習時就是用英文,有些專有名詞還真的不知道中文是什麼。即使把那些詞翻譯成中文,也不會增加和其他人的溝通效率。基於這些原因,我也漸漸地接受了晶晶體的溝通方式。

...直到最近。我發現有些晶晶體裁,現在依然會讓我腳趾蜷縮,舉幾個例子:

1. 只替換簡單的名詞:我的husband說...
2. 中文的文法填入英文單字:在this scenario 之下,our team在做design 時的mindset 也要考慮customers 的thinking

我想我在聽這些東西的時候,一定沒有好好控制自己一臉迷惑的表情。因為通常他們講完後還會努力嘗試著把這些翻譯成中文給我聽。
latest #6
最近在想,像這樣晶晶體講一次、翻譯成全中文再講一次的情況真的很費時。如果到影響溝通效率的程度時,跟對方說「如果你覺得英文可以更好的表達,要不要我們把對話切成英文的呢?」會不會很失禮。
但這樣還有其他延伸問題。假設對方讓我感覺是在「英文腦」與「中文腦」之中做切換,找不到單字的時候會切去另一個腦子找備品(?),那切換語言或許是有效的。

另一方面如果對方的文法組成邏輯是中文,我不覺得切換成英文會比較有效率。不曉得正文中舉的例子有沒有辦法表達我觀察到的情況,但總之若文法上來看是「中文腦」加上替換進去的英文單字,是不是就沒有東西可以切過去了?提議切成英文對話會不會反而在社交上(?)讓對方難堪呢?
半夜的睡前思考進行的差不多了,該熄燈了明天再想
立即下載
我只能接受專有名詞的晶晶體,跟你噗首說的原因一樣
其他的會在心裡偷笑
carrotlina: 啊 這是一個很好的心境耶

其實我碰到的狀況,很多都只是效率上、或者我心情上的問題,對事情的結果其實沒有什麼影響
或許可以試著轉念想,與其冒著風險為了自己的心情去改變別人,不如我在心裡偷偷笑他... 嗎
千羽:遺憾最生火😎👉😑
9 months ago @Edit 9 months ago
gotablanket: 之前看到的話:「大人的世界,只篩選,不教育」(除非那天心情好、有力氣,或是對方是值得付出力氣勸說的親友)
大學當家教後就覺得「教」別人東西有很多責任(資訊正確、解釋清楚的責任),如果他沒有付錢憑什麼可以得到我的教育
而且很少人喜歡被說教,其實也可以減少起衝突的機會

(但這是我的想法啦,如果很熱血願意教別人也沒什麼不對,是我能量不足不能一直這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