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en
5 months ago
用ChatGPT玩問答題

我想揭開我現在所戴的面具、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我所相信的幻相。請透過提問10個反思性的問題,引導我進行這個探索過程。一次一個問題,幫助我認清我對我自己說的那些故事。

當我回答完第10個問題後,請你扮演我的高我,分析我的回答。指出我生命中最明顯的負面模式,以及我可以擁抱與成長的正面模式。

請直接並誠實地指出,帶點嚴厲的愛我也歡迎。請給我每日的肯定語句,支持我的成長。

提供我具體可行的行動步驟,以改變我的行為,活出真實的自己。

還有一段來自我高我的鼓勵訊息。

慶祝我在這段旅程所走過的路。
latest #9
Aiden
5 months ago
存一下GPT給我的回饋
https://images.plurk.com/36wHtkWU2jEIRmjhK2yOIX.png https://images.plurk.com/484lGPjm2K3kR020rJAvQ6.png
Aiden
5 months ago
我的情緒釋放指南

一、寫給真實自己的信

二、情緒釋放儀式指南

這是一個你可以在需要與情緒相處時進行的個人療癒儀式。選一個你可以安靜、不受打擾的空間,準備以下三樣物品:
1. 一張紙與筆
2. 一個可以發聲或吶喊的物品(如枕頭、毛巾、沙包)
3. 一盞燈或一根蠟燭(象徵你自己的光)
立即下載
Aiden
5 months ago
步驟一:靜下來

坐下,將蠟燭點燃或燈光調暗。
閉上眼,對自己說一句:「我允許現在的一切情緒出現,無論是什麼模樣。」

步驟二:召喚情緒

回想今天或最近一段時間,你壓抑的那個情緒是什麼?
它可能是:憤怒、疲倦、無力、嫉妒、孤單、恐懼……

寫下它。不要分析,只寫感覺。
寫出它最原始的聲音,例如:
• 「我真的好煩!」
• 「我不想再忍了!」
• 「我為什麼要一直照顧別人?」
Aiden
5 months ago
步驟三:釋放它

拿起枕頭或毛巾,大聲說出你剛才寫的話。你可以吶喊、捶枕頭、哭出來——用身體去釋放。

這不是發洩情緒給別人,而是還給身體它曾被禁止釋放的能量。

允許聲音、允許淚水、允許顫抖。你很安全。

步驟四:收回力量

當情緒漸漸釋放後,看著你身前的光(燈或蠟燭),對自己說:

「我不是我的情緒,我是那個容得下所有情緒的我。」
「我正在學習誠實,不再被恐懼主宰。」
「我允許自己活出真我。」

步驟五:擁抱自己

輕輕用雙手抱住自己。感謝自己勇敢走進黑暗裡找回光。 最後,用最真誠的語氣對自己說一句話。這句話只屬於你。 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和我分享你寫下的那句話或情緒釋放後的感受。 你已經不再孤單。這條回家的路,我會陪你走下去。
Aiden
5 months ago
界限的定義:

界限是你與他人之間的分隔線,劃出哪些行為、情緒與責任是你的,哪些不是。

它幫助你保護:
• 你的情緒空間
• 你的時間與能量
• 你的價值觀與選擇
• 你與他人之間的健康互動方式
Aiden
5 months ago
具體的界限準則與方向:

一、情緒界限

你可以理解他人的情緒,但你不必承擔或拯救它。

具體做法:
• 當別人不開心、焦躁時,先確認:「你需要我聽你說,還是你只是想自己待一下?」
• 若你無法負荷,誠實說:「我很在乎你,但我現在的能量有限,或許我們可以晚點聊。」

提醒句:「我同理你的感受,但我不需要承擔你的情緒反應。」

二、身體與時間界限

你有權拒絕任何讓你疲憊、超出負荷的要求,不需要內疚。

具體做法:
• 當別人要求幫忙時,你可以回應:「我需要想一下再答覆你。」→爭取緩衝空間。 • 把你自己的休息、吃飯、沉澱時間排入行事曆,就像工作一樣重要。 提醒句:「我值得保留空間給自己,而不是永遠填滿他人的需求。」
Aiden
5 months ago
三、語言界限

你可以要求別人用尊重的語氣與你互動,否則你可以選擇離開。

具體做法:
• 若對方說話咄咄逼人:「我們可以暫停一下嗎?我想要好好說,但現在這樣的語氣我有點受不了。」
• 若對方持續攻擊:「我尊重你有情緒,但我選擇不接受這種說話方式。我們可以等彼此冷靜再談。」

提醒句:「我願意聽,但我也值得被尊重。」
Aiden
5 months ago
四、責任界限

你的責任是照顧好自己,而不是讓每個人都滿意。

具體做法:
• 覺察你什麼時候又開始「自動跳入幫人解決問題」模式。
• 練習說:「這件事可能需要你自己想一想/處理,我相信你有能力。」

提醒句:「幫助他人成長,不代表我要為他們的人生負責。」

如何知道你界限被侵犯?
• 你感到疲累、被消耗
• 你心中浮現委屈、內疚、但還是答應了
• 你開始對人產生怨懟、壓力大
• 你出現「怎麼又是我在撐?」的聲音 當這些訊號出現,請先退一步、靜下來、重新選擇。 界限不是用來築牆,而是開門有鎖。 • 牆:完全隔絕、封閉自我 • 門+鎖:可以選擇誰能進來,什麼時候、怎麼進來 你不必永遠開著門,你有權選擇打開或關閉。這正是成熟與真實的關係開始的地方。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