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tlecarryrabbit
4 months ago
看到了阮鳳儀說是「me too」的案例,但老實說,看完之後我更同意韋晢的意見。
這整件事更像一個莫名被偽裝(或弄錯)成性別問題的階級問題(你可以說它們有關 but not the same ),而且頗有以前啟蒙時代歐洲那群照理說頂尖的聰明人看到他國人袒胸露乳就要驚恐一陣筆墨討伐那味。
或許性別對調不見得能完全對應到阮鳳儀想拿來論證(我覺得完全失敗)的案例,但我永遠記得自己以前考研去麥當勞熬夜背書,結果剛好跟一個女遊民大半夜坐在空蕩蕩的用餐間的經歷──對方坐在我對面,然後隔了大概半小時,從背後的背包抽出一個塑膠盆,就這麼蹲在位子上對著盆子開始撒尿。
在場的有我跟店員,而我們看到時實際上也不能說或做什麼。但沒人會覺得除了生理感受的自然不適外,有誰真的想「威脅」誰。
latest #14
Hey Man BOT
4 months ago
turtlecarryrabbit
4 months ago
臉書莫名會擋分享,但韋晢的意見如下:在公共空間體會到不適的情況有很多種,但不是每一種都有性意涵、都需要錄影蒐證報警處理上網Metoo吧?就像人跟人之間永遠都存在著權力關係,就性別的層面來說司機是男性、乘客是女性,可是就別的層面來說,對方也是因為勞動條件上不允許,而在長時間工作下必須找方法解決生理需求的勞工啊?當然,我無法體會女性因為長期以來的生活經驗而對生殖器(與所有涉及生殖器的行為)所產生的直覺恐懼,可是這種見到雞雞就開槍的討論方式(以及前陣子台灣人對跨性別如廁問題的一系列歧視發言),跟宋欣穎說她奶奶覺得雞雞不能講有什麼差別?對於陽具的恐懼是真實的,但這不等於對陽具感到恐懼這件事是正常的吧?
wxes50608
4 months ago
這件事從另外一個角度 則可以變成這個議題的例子https://zhuanlan.zhihu.c...
立即下載
Eric Seafarer
4 months ago
找了雙方的文章來看,我覺得計程車上並不算是公共空間,那是封閉的別人的領域。

像我這樣的男性,其實很難同理幾乎每個女性都會談到在公共環境被騷擾的經驗,以及女性都會被警告搭計程車是一種危險體驗的感覺。

我想阮鳳儀說的權力不對等是指駕駛跟乘客的關係,以及她更要強調的是當她說出她的感受卻要畏懼旁人說她反應過度的指責。

最難定義的就是女性『對陽具感到恐懼這件事』真的是不正常的嗎,尤其以男性身分這樣發言的時候,這種論述太危險了,如果我不能同理對方,我怎麼能說服對方是反應過度。
turtlecarryrabbit
4 months ago
EricSeafarer: 我沒有懷疑她的恐懼跟感受。我只是不確定這是不是me too。
turtlecarryrabbit
4 months ago
如果阮的說法是司機有性騷擾嫌疑,那她今天談的會是完全不一樣的事情。我在意的重點會比較偏向這個。
turtlecarryrabbit
4 months ago
因為me too包含的權力條件和傳統上的性騷擾老實說不一樣。
Eric Seafarer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我會覺得這是一個你要往哪邊解讀都可以的例子,但是阮鳳儀也沒有去針對司機指名道姓。

但是我會覺得她的文章就是要解釋一種女性發聲本質上會遇到的困境,跟這個狀況到底算不算me too並非正相關。

可是如果看到這樣的文章的反應是指正說這其實根本不是me too適用的情境又很微妙,就像我上面說的如果我們不能體會對方的生存危機感,但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卻根本不在當事人要表達的那種窘迫恐懼,這就是根本不同頻率上的對話。
Eric Seafarer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在這種狀況下,一邊說我沒有要否認你的恐懼,一方面說對方沒有威脅的意思,這就已經是無效溝通了。

我也只是從第三方角度討論一下這樣的狀況。
turtlecarryrabbit
4 months ago
EricSeafarer: 但阮確實強調了me too。 她說了「很多時候,metoo事件發生的加害者看起來都「相當正常」且「十分優良」,所以會被包庇、被合理化。這些包庇者不一定是男性(加害者也不限於男性);而當事件牽涉到權力差異時,情況就更加複雜。發聲的人往往還得小心翼翼、不讓自己看起來「不像一個完美的受害者」,不然就會被質疑、檢討、公審。」
turtlecarryrabbit
4 months ago
這無論如何和他描述的司機不像同一種加害者吧
turtlecarryrabbit
4 months ago
我的意思是,區分性騷跟me too乍看是多餘的,但我也不喜歡看到現象的混淆導致不同的問題混為一鍋沒得到解決。
Eric Seafarer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合理,這確實該說是她舉例失敗。我會猜想她是想表達她當下的感受跟權力不對等的被迫感受類似(被載走的乘客不敢對司機抗議),

只是以男性身分要這樣講,一定會被燒的,尤其是上面強調的那最後一句,這樣在不同頻率下對話也是沒有幫助又讓自己引火上身就是了。

韋晢也在留言強調沒有否定她的恐懼,但是這句話不會變成他的護身符,你用釐清的解釋就好得多。
I could not translate.

My two cents. Me Too only helps lawyers? Maybe some good came of it.

BLM the same.

Protests, uproar and same old same old stays the same. Mostly.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