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蟲語冰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心理衛生杰玫💼台灣最辣律師 (@_katelawyer) on Threads我很討厭這種把人格特質問題簡化成「不會講話」「沒有說話技巧」「說錯話」的概念,我覺得這就是在淡化問題。
實際上就是:這個男的不成熟,甚至可以說是在37歲這樣的年紀他的社會化相當不完整。
然而這篇文章將原因淡化成「他不會說話」。
請問他比較會說話、可以掩蓋自己對媽媽不健康的依賴,就會比較適合一段關係嗎?並沒有。
我覺得很多情況下,那些被淡化成「說話方式有問題」的情境,大多只是反應了這個人價值觀長這樣,而說話只是展現這個人的人格特質,後續被女生拒絕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就只是很可惜你沒有找到像你這種父母到30+還在控制小孩金錢的對象而已(你找不到這社會也不欠你一個)
真奇怪,我覺得每個人的人生都會因為自己的人格特質得到或失去一些東西,
夏蟲語冰
3 months ago @Edit 3 months ago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不懂為什麼這個社會總是要把人格特質的問題淡化成「這個人不會說話、不知道怎麼說話」我會覺得這是人格特質本身有符合條件,卻因為表達能力不夠才能歸咎的原因。
例如說:一個人本身學歷不好、作品集不怎樣、臨場也沒應對好,被面試官拒絕,我們如果說這個人表達不好太牽強了吧,就是完完整整的不適合這份工作。但今天如果是客觀上學經歷符合、作品集很完整,臨場表現有些失常,我們才會說可能不會講話對吧?
很奇怪這個個案不是去輔導他說單身可能更適合你,你可以專心照顧媽媽什麼的,去洗腦他什麼「說話的技巧」可以讓他交到女朋友,在我看來就像是產品沒做好去檢討廣告經費不夠一樣地本末倒置。
要馬就要讓個案理解社會化不足需要社會化,要馬輔導個案接受單身,不是把重點導向很會說話很會包裝把自己的人格特質藏起來先騙到一個
夏蟲語冰
3 months ago
對象再說。
說真的我們每個人過的生活就是我們的人格特質變現的結果,我們也只是在承擔自己人格特質帶來的優缺點,真的不需要牽涉到求偶就變得這麼會包裝跟淡化問題欸。
這種文章看多了真的對心理衛生不好,會變得是非混淆得過且過。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