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一杯吧🫧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回想了那些老叫我跳脫舒適圈的人(尤其是長輩),當下的氣氛是讓我感覺:他們要嘛是認為能幫到我,要嘛只是想把我拉在一塊。
但要「被如何幫忙」需要自己判斷,因為它會影響自己的路;被拉到一塊的話,「會處在什麼環境」也要會自己先預判,免得抽不開身。
當然這是我的想法,我的價值觀,有些人認為這就是他與人產生連結的方法了吧
latest #8
泡一杯吧🫧
2 months ago
我只是想說,我之前工作被硬塞了一份能進研究所的研修,但當時就已經覺得這真他媽不是我的路,你們愛做就去做,反正我不想一輩子就照顧別人的小孩
然後在研修時,有個人滿親切的大姐,好像就有在學之前被爆料的那種有夠貴的心靈課程
可能不是同一間,我忘了,總之希望她現在還好好的,然後慶幸自己是個不會輕信他人的人
泡一杯吧🫧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跳脫舒適圈好像也是好幾年前的流行語吧
我認為所謂的跳脫舒適圈,只是去遇見三觀和你不同的人們。這樣的話,除了自身之外,到處都是跟你不同的人,想著如何跟人溝通並承受結果本身就是磨練了
泡一杯吧🫧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所以老愛跟你說要跳脫舒適圈的人,只是在加速讓某些人有這個體悟吧:
人和人之間終究是不一樣的。
如果有人想硬性統整這個不一樣……那注定會回到某個古時候吧……
但儘管是在古時候,會去質疑和思考的「人」也永遠會存在並誕生。
立即下載
泡一杯吧🫧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離職時和那時的新園長吃了一頓飯,她和我說:「希望你能成為多才多藝的人。」
可能我的天生氣質和表現讓她有了這樣的感想吧。
有時真是覺得,這些需要面對著人群的教育者,肯定也了解和親眼看過些什麼了
願每個不一樣的孩子都能在這社會適才適所……吧
泡一杯吧🫧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閱讀前哨站瓦基 on Facebook我只是看到這篇文的前端就想打這些了,好險內文講得和我想得差不多。
主要還是確定「自己」要什麼
現在是個人文主義的社會(攤手
泡一杯吧🫧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喔對啦,因為家庭的政治氛圍,讓我對這話語中那「想把人拉到一塊」的感覺特別有感。
為什麼總是是那類的人喜歡說這樣的話呢,大概也是為了某種內心的秩序吧
泡一杯吧🫧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28CUSEfHxaQioNGPODgC0a.jpg 雖然不太好解釋,但變強真的很重要,我想起之前和朋友聊出的籌碼論了
變強就有籌碼。
而思考「如何」變強,「為何」要變強,這些問題每個人都能有不同答案吧
泡一杯吧🫧
2 months ago
Jemmy Ko on Facebook原文,其實這兩個人我都不熟,但臉書倒是很懂我能看什麼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