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亞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完美的我是失控的
#讀金剛經 01
近期在工作跟社群經營上,我接收到了不少訊息。一時之間身體跟腦袋反射性地進入工作戰鬥模式,密集地思考、快速地回覆、繃緊神經地關注⋯⋯

我瘋狂運轉各種各樣的思緒,考量該怎麼回訊、要怎麼解決問題。擔心沒想清楚,會不會遺漏了什麼?如何處理,才能圓滿達成任務、甚至給人言詞得當的好印象呢?

這些想法,都超出我的預期跟掌控。
latest #10
奇亞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我像是被動開啟精密運算的一台電腦,沒有休眠模式,也沒有關機鍵。一但啟動,就只能一直一直算下去⋯⋯

「思考」像是灌了一杯全糖飲料,渾身充滿能量、精神高漲。讓我深信「仔細分析、用力動腦,才可以安心解決所有問題」。

於是我需要成為隨時可以起跑的運動員,時刻不得分神,必須全神貫注,且最好一直如此。
奇亞
2 months ago
然而,我的心非常、非常地錯愕⋯⋯一切都來得太快了

即便事情已經告一段落,可以休息、可以安靜,我卻難以停止。我嘗試關閉網路,出門散步到圖書館還書、把衣服從陽台收下來、甚至讀了一遍心經 + 許久沒翻閱的法華經⋯⋯

試圖用遠離訊息的方式,讓身體動一動,看能不能把注意力拉回當下。
奇亞
2 months ago
可是我的心仍然砰砰跳動,每完成一件事的空擋,就等不及想把手機網路打開。再檢視一遍、又一遍訊息,好把每個通知紅點點都按掉。

直到深夜,將代辦清單全打上勾勾、還洗了個熱水澡後,我才明白⋯⋯完美處理所有事物的我,是失控的。

我全身心都在備戰,而我不明白戰鬥已經結束。
立即下載
奇亞
2 months ago
近期開始讀《金剛經》讓我得以親近一種專注而放鬆、寧靜的頻率。

如果說平日裡備戰狀態的我,是在海水中被浪淘無情潑打,以為得力抗波濤、不懈奮鬥、保持專注才能求生。

那讀經時的我,就是回神過來,發現這片擊打我的汪洋,實則只有及膝高度。哪怕我願意給自己喘一口氣的溫柔,就能知道自己無須掙扎、活成戰士,也能在寧靜的專注中,安然踏水前行。
奇亞
2 months ago
汪洋並沒有消失,但我可以不需要與之為敵。我仍然是專注的,卻是放鬆的。

感受到這股安住的力量時,我打從心地意識到——自己是多麽不信任「不這麼用力,也可以」。
奇亞
2 months ago
我想要有效率、恰到好處地回訊,希望自己考量周到、還要顧及他人的感受。這些訓練確實為我迅速解決了問題。但我同時會延伸擔心「所有沒有發生、但可能發生的事」。

比如「這麼回覆,對方會不會感受不好?」、「我剛剛有失誤,有沒有被看到、被誤解?如果有人看到,會不會對我產生不好的聯想?但那不是真的⋯⋯我只是⋯⋯喔天啊我該怎麼解釋?」
奇亞
2 months ago
過度思考產生了無明恐懼,恐懼又像一波接一波的浪潮,只會持續擴散漫延⋯⋯原先只是在解決一件「當下」的事,怎麼卻激起一個又一個「想像」了呢?

當我開始把專注力、體力、心力全都消耗在「沒有發生的想像」時,真的效率嗎?又真的是專注嗎?還是這是名為思考的「分心」呢?
奇亞
2 months ago
若我可以用第三視角重新審視過往我深信「有產能、有價值」的自己,會不會其實看到一個不斷往肚裡灌糖、喝能量飲料,在極度勞累時仍想多工多產,渴望身體能升級再升級——

一個實則瘋狂的畫面呢?

工作時想要專注,休息時繼續吸收大量網路訊息與情緒,我的全身心都在無休止地運轉,無休止地對抗、享受更高的刺激感。

我以為這是所謂的「平穩、安全」,因為我竭盡全力地為自己創造價值,真的很努力、很努力⋯⋯
奇亞
2 months ago
但必須這麼拼命擺動四肢才能渡海的想法,是誰給我的呢?會不會好好呼吸、喘口氣、水母漂一下,將視線從遠方捲起的浪,移回自己皺巴巴的手掌上⋯⋯

我緩緩從海中站起身、環顧四周,才知曉兇猛的波濤是我創造的、前方的浪淘也沒有想像中巨大。而我誤以為精壯的小腿早已微微顫抖。
奇亞
2 months ago @Edit 2 months ago
直到近期讀經,我才體會經文就像將你從海龍捲裡拉出來喘口氣的導師。提供另一種視角、暫且休憩的空間,去重新審視自己原先的處境到底是什麼?真的只有這一種做法嗎?

我目前還無法像魔法一樣,馬上想到其他種應對生命難題的方法。但光是能停下對抗的腳步、也停下折磨自己的念頭,就已經相當不容易。

這個清空思緒、敢於鬆手的喘息空間,可以讓原先習慣的生活模式,不再那麼強勢地宣告自己的地位很重要、不這麼做不行。透過經文的頻率,我慢慢感受到⋯⋯過往的習慣與還沒找到的其他路徑,是一樣重要的。

而且,是有其他路徑的。
這個釋放的感受,能讓人感到自在與希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