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生理期缺席應不應該扣分,身邊的同行紛紛表態。我曾經很喜歡這種氛圍,喜歡老師「挺學生」「寬容」的作風,但如今自己成為一員之後,才知道這樣的表態有多容易,一個老師要支持學生或者嚴厲地對待學生,都是自由的選擇。但是老師呢?老師也有生理期、病假、心理假,各種對學生聽起來合情合理的假,其實老師也都有需求,那所以老師可以放假嗎?
    
       
        我曾經看到學生說「上課跟去吃到飽一樣,無論學生有沒有出現,老師都要把課備好上好,就像無論客人有沒有吃,各式菜品都要補好補滿。」我好喜歡這種單純的比喻,好像老師的工作就是教書,一如廚師的工作就是煮菜。但實際上不是。
    
     
        客人花了錢來吃吃到飽,學生花了多年的努力考上大學,但食客慕名為食而來,學生為何而來呢?對於為名而來的學生,在校門口打卡拍張照,就是功德圓滿。有沒有為了高品質教育而來的學生呢?
    
     
        餐廳聘任廚藝精湛的廚師,學校卻不是聘任擅長教書的老師;因為廚師的工作是煮菜,但老師的工作是幾乎跟教學無關的另一件事(做研究)。就好像廚師主要的工作是開發新菜色、找食材、訓練廚房實習生,卻同時還要加減顧一下餐廳的生意。
    
      
        與其說我尊重學生、不願意點名,不如說我也希望學生給我這樣的自由:生理期可以休息、感冒可以不上課,甚至雨很大就可以不來,我也想要這樣。
    
     
        當我揮汗如雨寫黑板外加錄影時,學生看心情隨意地決定要來上實體課、要在家看錄影,甚至什麼也不做,學習的機會與彈性滿到天花板,那我也可以這樣嗎?我也可以看心情決定我今天要寫黑板或是在家錄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