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活動報名已額滿!感謝大家熱情響應,期待到時候在會場見到大家!

📣 #活動預告 因應 《上一堂「慰安婦」的課:一位日本中學教師的戰鬥紀實》中文版上市,版主和台北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康淑華(aka 替中文版撰寫專文導讀/推薦序的兩個人),將在台灣「慰安婦」博物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舉辦講座。

🗓️ 時間:2025/10/11(下下星期六)14:30-16:30

📍 地點: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32號5樓)

活動報名頁:康淑華x張郁婕《上一堂「慰安婦」的課》新書講座|Accupass 活動通
*活動入場免費,但場地空間有限,須事前報名確認人數。
目前暫定兩個人談的內容會和專文導讀(推薦序)有關,曾經參與台灣「慰安婦」運動的「康康」康淑華會分享台灣「慰安婦」運動的觀察和研究;我則會分享台灣以外的事情,包括宗教右派/歷史修正主義和日本「慰安婦」運動的發展,以及版主這幾年參與「慰安婦」倡議活動的經驗分享(目前暫定如此,如果大家有想聽的內容可能會視情況改變,開放底下留言敲碗提問,但不保證會納入講座內容中)
石川カオリ的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 以下轉自活動頁面介紹 ======

戰後80年,「慰安婦」議題仍然是今日東亞的核心爭議之一。黑體出版的《上一堂「慰安婦」的課:一位日本中學教師的戰鬥紀實》,透過一名日本中學教師持續20多年在課堂上教授學生「慰安婦」議題的歷程,講述了一段動人的「記憶歷史」的故事,值得台灣參考借鏡。

本次座談特別請到本書的兩位推薦人──長期投入「慰安婦」運動和研究的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康淑華,以及對日本的政治社會脈絡有獨到觀察的《轉角國際》專欄作家張郁婕,和我們深入談談本書帶給台灣的啟發。現場也會留時間開放讀者提問,歡迎報名參加!
#同場加映

如果是在日本的朋友也不用太扼腕(?)下星期天(2025/10/5)在京都的立誠圖書館,還有串連日本和台灣的交流活動。活動當天將會播放台籍「慰安婦」紀錄片《蘆葦之歌》,和訴說 #牡丹社事件 的《海殤:牡丹與琉球悲歌》及座談會。當天活動會有中日口譯(籌辦這場活動的池田Lily就是口譯),所以不會日文、但剛好在京都的朋友也不用擔心。

觀影報名頁:京都と台湾をつなぐリトル文芸フェスタ2輪讀會:京都と台湾をつなぐリトル文芸フェスタ「私たちの輪読会」
活動一樣須事先報名,看電影要付門票,但輪讀會免費(僅需事先統計人數)
立即下載
學姊好久不見,已經報名了,期待到時候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