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二維資料框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語言五四三
看到教人發法語 R (打小舌)的影片,想我當初也是這樣學ㄉ。
フランス語の“R”の発音をすぐにマスターする練習方法🇫🇷
學外語多久就跟打舌(彈舌)奮戰多久,分享幾則我在這條路上ㄉ故事:
0. 顫音 (Trill) 有分不同的位置,最常聽到的有兩種。
西班牙語、俄語 R 是齒齦顫音 (alveolar trill),也就是俗稱的彈舌音(或相對於後面要介紹的小舌而被稱為大舌音);
法語 R 則是小舌顫音 (uvular trill),這個發音聽起來對臺灣人來說可能更接近 H。
1. 實不相瞞我有很長的幾年一直搞錯小舌的意思,以為是軟顎,很久之後才知道小舌 = 懸壅垂,這就是沒有修語言學的下場ㄇ……
latest #8
二維資料框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2. 第一次需要學彈舌是大一,不是因為外語, 而是因為合唱團唱拉丁語歌需要會彈舌,例如 Requiem;當時試著使用常見的訓練方法:在發音前面加上ㄉ(T)的音,嘗試發出 TR~ TR~(近似ㄉㄌ的音)讓後面的 R 打起來,好像稍微能彈出東西,卻始終無法在把 T 拿掉之後持續發出完美的彈舌 R,直到後來自己學會真正的彈舌後才知道,原來是因為當時沒有抓到舌頭放鬆送氣的感覺。
不過這種 TR TR 的方法確實有用,事實上,在齦顫音的維基上還寫著吳語《鳳陽花鼓》的「得兒嚨咚」ㄉ+ㄦ能彈出舌來XD
二維資料框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3. 後來使用的就是噗首的那個脖子後仰喝水訓練法,甚至不是上網查的,而是自己某天漱口的時候無師自通感覺這樣有助於練習打舌(????)
於是開啟ㄌ無數個被水嗆到的夜晚,甚至曾經發過文:
當時文筆有夠糟的完全不知道在亂寫個什麼意思XDDD
之後跟另外一個 ployglot 學弟聊天也有提過,原來用這種方法訓練打小舌是大家共同的記憶ㄇ!
4. 因為用的是這種方法,所以毫不意外地先學會的是打小舌,合唱曲目的拉丁語 R (或俄語 R)依然是發不出來,然後就帶著似懂非懂ㄉ打小舌能力進入大二學習希伯來語的崩潰宇宙ㄌ……
二維資料框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5. 希伯來語的 R 依照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發法,主要是彈舌,但也有部分區域是打小舌;此外希伯來語更麻煩的在於不只顫音 R 可能會用到小舌這種偏後面的發聲部位,擦音、塞音也有很多個都是用到軟顎、小舌、咽喉、聲門這種華語使用者根本很難碰到的音,當時在學的時候很多朋友說聽起來很像喉嚨有卡痰(???)
這邊開下去是另外一個話題,加上沒看過 IPA ㄉ民眾應該也不知道什麼是擦音、塞音之類ㄉ,要從頭解釋相當地麻煩,先在這邊打住。
總之,學了希伯來語之後開始去探索很多軟顎、小舌、聲門的可能性(???)
立即下載
二維資料框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6. 我最常拿來舉例的是華語的ㄏ (H),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宮廷劇裏面部分人講「皇」會有一種磨出來的感覺,那個是軟顎擦音 /x/,事實上,標準漢語的ㄏ (h) 是這個發音。
大家可以聽聽看:
軟顎清擦音 - 維基百科
不過現今應該比較多的臺灣人是發聲門擦音 /h/,就是你腦袋浮現的那個英語的 h:
喉清擦音 - 維基百科
其實我一開始以為ㄏ就是 /h/,正是學了希伯來語之後開始注意到好像有人其實是從軟顎發出 /x/ 的音,也才知道原來標準漢語一開始就是 /x/ 啊(畢竟ㄍㄎㄏ擺一起嘛
至於我偶爾會聽到ㄏ發成小舌 h 或是我自己把ㄏ發成小舌 h 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二維資料框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7. 原本以為希伯來語已經夠瘋狂了,直到我學了阿拉伯語……(完全離題故省略
8. 回到彈舌,大概學了一年希伯來語之後,打小舌差不多是沒問題了,並且抓到那種舌頭放鬆的感覺,又慢慢練習彈舌。
這時候的練法是學習有點像是打呼這樣的感覺,舌頭完全放鬆不動,直接嘴巴開開的把氣流從後面往前送,去感受舌頭上的氣流震動,慢慢的把這樣的感覺帶到舌頭自己施力,打著打著就會了(敢不敢更抽象一點?
9. 不過直到大四學俄語,彈舌依然是時靈時不靈,根本段譽的六脈神劍,不過他是緊急的時候靈,我是緊急的時候不靈XD
10. 正當以為自己不太會繼續學新語言、可以脫離彈舌苦海的幾年後,我遇見了嗩吶的花舌。
二維資料框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11. 嗩吶的花舌反過來需要使用 TR 的老招,因為第一下需要舌頭抵在雙簧哨子上吐音,所以必須先有ㄊ (T) 的嘴型再 R 出來,而且 R 是在口腔內對著雙簧哨子噴氣,跟平常說話的氣流壓力很不一樣,又花了相當多時間才抓到訣竅。
12. 過完花舌之後又多了一個彈舌,嗩吶老師說只需要在哨子上快速的彈一下,然而我完全不知道老師在說啥:) ????
13. 此一同時,下半年開始學了印尼語 which 也需要彈舌。
我問老師他的學生有沒有人發不出彈舌 R 的,老師說有,而且有些本國人也發不出來,這些人被稱為 "cadel"。
我跟印尼語老師說:我之前的俄語老師曾經說過如果俄國小朋友發不出彈舌 R 就會被送去語言治療。
(剛剛確認資料的時候,在維基上看到列寧似乎就是一個發不出彈舌 R 而用小舌 R 取代的人)
二維資料框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14. 因為印尼語跟馬來語是同語系,但我印象馬來語的 R 不用彈舌,於是頗具好奇心地去問了大馬的朋友馬來語的 R 是否要彈舌,結果答案果然是否定的!印尼語的 R 要彈、馬來語的 R 不用彈,好有趣!
15. 為了不讓自己變成 "cadel" (或說 rhotacism),最近開始微調自己彈舌的感覺,終於快要達到十發九中ㄉ狀態ㄌ,然後……
我發現自己順便學會嗩吶的彈舌ㄌ!?!?!?!?
16. 前陣子跟旅居日本的朋友聊天,提到日本人其實也不會彈舌,甚至連英語的 R 都唸不太好,但是、到底為什麼暴走族都會彈舌啊XDDD
我在這邊與 rhotacism 掙扎,暴走族好多都是直接 RRRRRRR 一串,彈舌會不會根本就是他們的入門考試啊XD
二維資料框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在查資料的時候挖到了這個影片跟相當有趣的觀察 + 介紹。
7.8K views · 69 reacti... on Facebook
果然 polyglot 腦袋都時刻在想這些東西嗎!(但一開始還真ㄉ沒聽出來這位維吾爾女士是在說日語……)
隨便一搜發現好多人都是ㄊㄌ學彈舌 + 漱口學小舌XDDD
吳守濂 (@marcel_shoulian_wu) on Threads
又又又,晚了十幾年發現這個留言區人稱最有用的彈舌教學影片,其實跟我前面的打呼姿勢練習法也有點像耶(自己說?
Maicol TA,教RR的發音~~ VER.1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