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奇亞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意圖指向哪,未來就在哪
前幾天夢到一位導師,她指點我:
「
視角決定妳活在什麼樣的世界
」
夢中的情節深刻又有趣,決定把它寫下來~
latest #25
奇亞
3 weeks ago
夢裡,我與一群同學嘻嘻鬧鬧地走進導師辦公室。
同學們跑去找其他老師聊天、幫忙搬作業、接任務,只剩下我看著站在窗邊一處不起眼的小桌旁,有位正在與家人視訊通話的女老師。
視訊畫面上是老師年邁久病的母親,行動不便、記憶衰退、需要人時時提醒吃飯吃藥。
這個畫面非常真實,就像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的家庭場景。我走到老師身邊,看著她皺起眉頭、疲累地叮囑媽媽,覺得老師背負著生活無言的重量。
奇亞
3 weeks ago
明明是午休時間,老師卻仍在照顧其他人。而且她似乎無時無刻都在接受學生諮詢——因為老師同時是一位值得信賴、且有點名氣的靈媒
即便是能力強大的靈媒,也正在面對生活中的不易,這是老師給我的第一印象。
奇亞
3 weeks ago
我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走向老師,也不記得自己有預約她的諮詢。但老師掛斷電話後,一位學生從她小小、安置在窗邊的椅子上起身,老師便示意我來這邊坐下
我有點惶恐、也滿臉困惑,甚至不知道該問什麼問題。老師看上去是一位嚴格的母親,在剛剛的電話中她是她人的女兒,但在學校裡是所有學生的媽媽。
在我還沒反應過來時,老師摸摸我的頭、輕輕地擁抱我:「妳辛苦了。」
「妳天生無時無刻都在接收大量訊息,卻無法控制關閉,我本來就一直想找機會給妳訓練。」
立即下載
奇亞
3 weeks ago
我有點吃驚,原來老師在等我啊
老師這段話講得簡短,但我能感受到她說的「訊息」,是類似高敏感的意思。我不像老師可以見到鬼神,但我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無數樂趣、獲得許多心得、捕捉種種情緒⋯⋯
在這個夢以前,也曾經有朋友對我說:「妳是不是就像塊海綿,浸泡在大海裡久了,不曉得吸收這樣的水分其實已經過量?」
奇亞
3 weeks ago
我從未意識到自己原來可以關閉、也沒想過「不過量」是什麼意思?
這種感官為我帶來創作作品的靈感與專注度。創作是我的正職,我以為許多創作者都是這樣的。
但在創作以外,對他人的情緒過度敏感、路人的動態都能仔細觀察⋯⋯確實也有很多不必要的訊息都成了我的煩惱。或許,我比自己想像中花了更多時間在過濾這些訊息
奇亞
3 weeks ago
接著,老師說她需要訓練我控制自己的能力。
她要我看向一旁的窗外,感受那裡有什麼能量。
老實說,剛剛被老師擁抱後我心裡暖暖的,很少有人對我說這麽溫柔的話。同時心裡也升起「不希望讓她失望」、「不希望自己做不好」的緊張,我卯足全力感受窗外,希望自己也能像老師那樣「讀到一些特別的東西」,好不愧對她的關照。
我甚至認為自己按照前、中、後景的分別,能讀出不同距離遠近的空氣感。
奇亞
3 weeks ago
我先是專注感受離窗邊最近的一棵樹,忽然一陣巨大的悲傷襲上全身,我正在用自己的身體,為了不明白的感受哭泣:
「前面這棵樹很悲傷」,我埋首啜泣
我猜測那棵樹上「肯定有什麼東西」。
就像許多靈媒都會得到的故事那樣,或許那裡過去死過一個人、有一個徘徊不去的怨靈,或者我與這棵樹有過一段微妙又驚奇的前世故事⋯⋯
奇亞
3 weeks ago
結果老師停頓了下說:「
對,他會放大妳的情緒。
」
老師沒有回答我的猜測是正確或錯誤,她像另外開了話題一樣,肯定了我、又說了另一種答案。她看似沒有回答,卻又好像已經回答完了。
我很震驚:「原來這股悲傷是我的嗎?不是那棵樹的嗎?」
又忽然恐懼:「這棵樹會放大人的情緒,怎麼這麼恐怖?這是什麼樹?老師整天坐在他旁邊不會心情很亂嗎?還是因為老師很厲害、很穩所以沒有影響⋯⋯」
我開始覺得,老師的答案好像比我猜測的還要可怕。
奇亞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接著老師把僵在椅子上的我拉到窗邊,溫柔地像媽媽一樣,一一向我介紹窗外的景色。
她問我有沒有看見對面學生樓的其中一面牆不是實心的牆面?
而是經過設計師設計、做成階梯狀,可以種植各種植物的建築結構。許多人沒有特別留意,會以為那裡只是被植物攀附的一面普通水泥牆
給老師這麼一說,我才發現自己從來都不知道那裡有這麼漂亮的空中花園⋯⋯然而此時我還在擔心剛剛的樹,認為老師等等就要開始跟我說他可怕的故事了
奇亞
3 weeks ago
但老師又指向比較下方的藤蔓,有一黑、一白兩隻鳥相依站在上面休息。他們的體型比其他鳥都要大,我看得好訝異
這才注意到旁邊也有許多小動物穿梭其間,心情也慢慢放鬆了⋯⋯這裡好像真的不可怕,就只是再普通不過的花園。
老師的座位旁也不是只有一棵可怕的樹,還有這麼多美麗的景色可以看
奇亞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此時我才明白——
我的視角與成見決定了我能看見多少景色,有些美好的事物一直都在那裡,但我無法注意到他們。
我用我的情緒與恐懼決定世界的模樣,世界會真的變成恐懼的形狀,然而他的本質全貌並不是我所認定的。
老師沒有回答我的視角「正確或錯誤」,因為這題沒有對錯之別,對、或錯也不是最要緊的。老師真正的課程不是「驗證對錯與真偽」,而是「
分辨訊息、選擇我想活在什麼樣的世界
」才能真正改變我的生活。
她分享她所見的窗景,我才終於看見窗外的美好
奇亞
3 weeks ago
我可以選擇深信窗外是「某個通靈後會得到的恐怖故事」、「某個高敏人不得已只能承受的壓力」,繼而活在恐懼、擔驚受怕與想像中,老師也可以順著我的話去肯定就是那樣。
因為這確實也是我的真實感受,那股巨大的悲傷也真實無誤。
但她沒有,她告訴我那是一棵會放大感受的樹。
當我繼續恐懼這棵樹怎麼可以有這種能力時,老師引領我轉移目光、欣賞窗外的其他風景。
奇亞
3 weeks ago
此時那棵恐怖的樹,就漸漸地「只是一棵樹」,他不是來害我的、我也沒有因為他的存在而受害。
但在我原先的詮釋裡,他會變成來害我的樹。
我永遠可以相信在那棵樹下有一個怨靈打算詛咒我;我也可以相信,是因為自己太希望在老師面前表現良好、不能犯錯,所以我正在投射恐懼與無助。
我無法解決樹下有一個怨靈在瞪我,但我可以面對「我正在恐懼、感到無助」這件事
奇亞
3 weeks ago
兩種視角的差異只在,前者會「
增加我處理不來的他者和難題
」。
後者我有辦法調整觀點、安置心情去立即改變我所見的世界。
奇亞
3 weeks ago
我想,人生中真正能解決的問題,通常不是將困境「外化」成有個他人在傷害我。那我會活在「
都是敵人
」的世界。
真正可控的,是我明白自己根源的意圖是什麼,然後了解自己的意圖,看看意圖導致我活在什麼樣的世界,再回頭決定要不要重新設置我的意圖
奇亞
3 weeks ago
意圖就像一位弓箭手持有的弓與箭矢,而世界的樣貌是這把弓準備要射中的靶。箭要能正中靶心不一定一次就能中,但舉弓指向錯誤的方向是肯定不會中的。
當我專心一致地調整全身肌肉與意念去直視那個靶,並在最適當的時機放開弦、讓箭在空中畫出它的圓弧⋯⋯
箭該如何飛行不是我一人可以決定的,有空氣濕度、風速、其他變數的存在。但我唯一能做的、也唯一能與這些變數共處的,就是好好地、專注地在準備好的時機射出每一支箭。
奇亞
3 weeks ago
我與靶(世界)的關係,必須透過弓箭(意圖與行動)去連結。
意圖指向哪、未來就在哪
奇亞
3 weeks ago
如果老師順著我的話、肯定我看到的樹是一棵被怨靈寄生的樹,那她會教出一個活在恐懼之中的學生。
我的高敏感會開始全力運用在理解萬事萬物的前世今生、和隱而未見的秘密上。甚至我如果希望能不再恐懼那棵樹,還得想方設法「超度」他
那我能過上我真正想要的日子嗎?我所有的時間幾乎都拿來解決「他人」的問題,而不是投資我自己了
奇亞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老師沒有否定我的猜測,但她給了我另一種視角。她不是來指出「我錯了」,她祈願我能活在一個更安全、簡單、沒有敵人的世界。
於是她說那是一棵會放大感受的樹,我不需要去成為像她一樣厲害的靈媒、不需要去超度一名我不認識的怨靈,也不需要去恐懼那些隱藏在水面之下的因緣果報。
問題忽然變得單純又直指核心——老師正在詢問我:
「
妳很害怕,為什麼?
」
奇亞
3 weeks ago
解開這題,我才能篩選要如何取用下意識吸收而來的海量訊息。
我可以刪去那些無法服務我的、無法過上想要的日子的,選擇真正可以指引我看見美好風景的。
明明老師眼中的花草、小鳥、植栽也同樣存在於窗外,我卻看不見⋯⋯拿去恐懼濾鏡之後,我才能活在真正自在的世界
「妳是安全的」,這是老師的禮物。
奇亞
3 weeks ago
轉移觀點的思想法,讓我想到金剛經的思維結構,就好比「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
」的寓意。
我看那棵樹,是一棵存在於物質世界的樹,這是第一層「見山是山」。
我發現那棵樹會使我恐懼,源自我內心的投射,這是第二層「見山不是山」。
但停在第二層會有一種陷阱認為「
世界是我想像出來的,一切都是虛無,連路人都是虛擬的
」。這種對「空」的解讀受困於「空=沒有」,仍然無法務實地解決生活問題。
奇亞
3 weeks ago
因為就算我認知世界是虛擬的,也無法改變我撞上這棵樹會受傷的事實
即便萬物有機會真的是虛擬、頻率、震動構成的,我仍然要學習與他們共處。因為此時此刻的我,是物質身,這也是鐵錚錚的事實。
不會因為我「相信樹是我恐懼的投射」,他就能從我的世界中忽然消失。
奇亞
3 weeks ago
於是第三層次的「見山又是山」是務實解決問題的視角。
在第二層次的覺察中,我明白是自己先設定了一種意圖給那棵樹,而老師指出了有別於我、另一種看待這棵樹的視角
於是我終於有了「其他選擇」,此時的我來到第三層次,可以試圖找出新的方法與這棵樹共處
奇亞
3 weeks ago
我依然可以選擇恐懼他,也可以選擇用老師的視角重新審視他、理解我自己。
只要我重新擺置意圖,我與樹的關係就「立即改變了」
樹還是在那、但我終於可以與他和平共處,不需要消滅他底下的惡靈也能不再恐懼。那我即刻就活在「
沒有敵人
」的世界了——
於是我決定將那棵樹當作普通的樹,然後我想再走遠一點,去仔細看看對面學生樓的植物牆,那裡真美
奇亞
3 weeks ago
夢裡這位老師只和我相處了短短幾分鐘,但她的溫柔與指引卻讓我遠離了被我框定的世界。
與我不同的視角(觀點)是能夠處理「我解決不了的問題」的禮物,這份禮物是一個早已存在、但我從來看不見的世界。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