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在美國的家醫知道我要回台灣做大腸鏡,不但翻了白眼,甚至還想阻止。他說六年前做都沒事,又沒有家族病史的話,根本不必急著做。但這次在台灣做完,雖然也沒事,但是台灣這邊建議我二年內最好再做一次。兩邊意見也差太多了吧
2. 我在台灣吃了三天低渣飲食(害我損失三天大啖美食的機會)但美國這邊好像沒有限制,就是前一天吃瀉藥這樣
willynn: 現在好像下修到45歲了。我第一次做的時候也不到50歲
3. 我在麻醉之前,要簽一份費用同意書。如果有息肉,他們要按數量計算另外收費(而且不便宜)如果切除息肉是用刮的vs用夾的,費用不一樣。我心想,如果有五顆以上的息肉,那我不是要破產了?所以我得知結果,第一個反應竟然是:我不用欠他們錢了!
SoQueer: 我在台灣好像也是自費,費用不高(哪像我在這有次被抓去量體重血壓,幾個月後收到四百塊的帳單)。
對啊。我這次幾乎每項都做,台灣的朋友聽到價錢都覺得太貴(因為台灣可以找到比這還便宜不少的地方)但美國這邊聽到都覺得超便宜,如果換到美國,我做的項目加起來應該美金20K或30K都有可能吧
4. 我覺得台灣給的瀉藥「保可淨」比美國的好用,而且沒那麼噁心。台灣給的是粉末,自己再加水喝。美國給的是配好的液體。(會不會講太細)
不會。XD 我也領過那桶液體,結果排不出時間去做,一段時間後那桶子自己乾掉了。XD
5. 當初預約的時候,他們有問我回美的日期。因為如果有切除大腸息肉,七天之內不能上飛機(有傷口)所以要回台灣做健檢的噗友,可能要注意一下日期,在台灣待得太短可能就不適合做大腸鏡。
FREEBACK: 我也前也沒聽過,還是看了「宅女小紅」分享才知道的。診所還發了調理包,味道普通但是分量超少。
FREEBACK: 我覺得低渣飲食對於之後喝瀉藥的殺傷力好像比較低。我在美國跳過低渣飲食直接喝那個液體(現在想到都覺得不太舒服)一直到去檢查的時候都覺得清不是很乾淨,而且跑廁所的次數明顯比這次多。結論:台灣PK+1分
台灣的費用真的很低(即使我因為沒有健保要100% 自費,還是算很低)結果應該就是累到那些醫護人員。我一直在想,全身健檢這種看似「預防性」的程序,對於人民的壽命延長和生活品質有沒有提升?我在美國的全身健檢只有身高/體重/驗血/驗尿四樣,那美國人整體就比較短命或是生比較多病?我也不知道。
但我非常確定美國應該不會建議人民每1-2年做一次大腸鏡的(除非有什麼症狀)
我上次回台灣自費做麻醉無痛腸+胃鏡,還有一些有的沒的超音波心電圖+血檢,這樣才不到 $500 鎂,真的非常便宜
我在檢查的空檔,和護士聊了一下(我就是很愛田野調查,收集一些資訊)她之前是在醫院,後來才換到私人診所。我問她換到私人診所薪水有沒有比較高?她直接說「完全沒有」(這我挺意外的)但就是不必值班,工作環境比大醫院好一點這樣
godknow55: 我早上七點進去,下午四點多才出來耶(真的耗掉一整天)所以這樣看來,台灣真是很便宜。
美國是45歲以上可以做screening endoscopy, 我的診所是說前一天只能吃澄清流質,然後自己去CVS買兩種瀉藥,一種是藥丸另一種是粉欸,泡運動飲料之後其實沒有什麼味道,討厭的是我喝了要等三小時才有作用 (難道是因為貪小便宜沒買原廠嗎 ...)
brewtown:

那我是運氣好,或是他們直接charge保險公司。我確定我麻醉之前沒有簽什麼價格同意書。
美國醫界認為之前的大腸鏡沒有息肉的話,十年一次就可以了
brewtown: 對,我的醫生也是這麼說。那台灣的標準真的很不同,但是台灣自費也不是太貴,我很難去批評台灣的診所是想要多做這些程序來提高獲利。我這次也有做心血管/肺部X光等等。他們說這些5年後再做就可以,但腸胃鏡建議不要多於兩年。
剛好今天公司體檢,比較大項的就一堆抽血與腹部超音波,自費項目選了六千台幣
在台灣,根據勞基法及相關規定,雇主應該定期為員工安排健康檢查.40歲以上的員工:根據相關法規,年滿40歲的員工,雇主應每年安排一次健康檢查,這是為了監測與年齡相關的健康問題。
brewtown: 我之前做完醫生就說很好沒問題, 10年後再回來吧.... 然後某人就陪我就去吃大餐了 XD 不過那真的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全麻, 睡得好舒服, 護士說都不忍心叫我起床
因為我是睡美人嗎
全麻真的是睡得超爽,完全可以體會為什麼 Michael Jackson 愛用 propofol。XD
在美國做大腸鏡也不是每個醫院都給你液體瀉藥喔 -- 我家有人在我們這邊醫院做,是給一張單子告訴你去藥房買包括MiraLax在內的一些東西.....
診所服務,專業程度都很好。但是如果是住台灣有健保的人,我覺得大醫院可能會比較好一點。因為1. 價格應該比私人診所便宜 2. 有些項目私人診所不能做,這次有兩項他們還要當天開車帶我去醫院做,是不用等也不用掛號,但有浪費一點時間 3. 如果要安排治療,我覺得醫院會比較方便,說不定當天就可以,不必再跑一趟。
台灣是沒有息肉,就五年一次
我家隊友可能基因不好,在美國三十出頭就發現息肉,現在回台灣是每年做。
我在台灣私立健檢跟健保都做過,私立的環境比較好,全麻順便做胃鏡。
我這幾年就是跟老公台灣公司的員工健檢,腸鏡胃鏡是 extra 自費,公司只負責一般項目。
SoQueer: 等一下...台灣息肉去除是用數量計算還另外收費?! 用刮的vs用夾還有不一樣的價錢?! 這跟美國真的很不一樣ㄟ ~難怪我住臺灣的朋友有20 幾顆息肉就都這樣保留著,原來是一顆顆算費用
會不會摘除出來還要看大小 or 重量來收費? (想太多) SoQueer: 我做了三次,每次都有摘除,不過到底是收多少我也不清楚😆 因為帳單都是直接送到保險公司,然後他們都直接付掉了
SoQueer: 台灣是一顆一顆算錢沒錯,但是這些錢比起癌症治療都不算什麼。
willynn: 是啊,所以我當然也是硬著頭皮簽下去。只是有嚇到(而且和美國的不一樣)
四萬多。所以才被台灣朋友嫌貴,因為他們去醫院應該可以不到三萬就做到像我這樣。但我是100%自費,有健保的人說不定可以便宜一點點,我也沒問。
我在美國只是照一個斷層,就快五千美,扣完保險,自付快八百,貴啊
但我最近才讀到,去美國獨立放射檢驗診所,自費可以便宜很多。說是醫院 MRI 要一萬五,朋友去外面自費,才 350,美國醫療真複雜。
SoQueer: 我的經驗是,四萬的確不便宜,但品質有差。大老遠飛回去,給自己舒服一點吧。我這幾年去過其他的,只能說一分錢一分貨。這家出英文報告,方便帶回美國繼續追蹤。
arrays: 因為我久久才做一次,覺得還好,而且最近家裡正好又有人生病,就直接花錢下去了。如果我住在台灣又要每年做健檢,應該就不會去那裡。我誇獎護士們,護士還說其實那家在台北只是中上水準而已,台北還有那種要過夜,感覺像在住旅館的(我當然沒再多問,因為想也知道更貴,而且也不是針對我這種老百姓)他們說,他們的「客人/病人」差不多有1/3是國外回來的,2/3是台灣的(以公司主管/團體為主)
四萬多的確算是比較貴的,但是跟美國的費用比起來,還是便宜。
兔兔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去年我做五萬多,含全麻膽胰腸胃等內視鏡,同樣內容去公立醫院自費可能二萬元上下,當然在環境跟舒適度跟飲食一定會有差別。
我是路過看到原來美國不特別建議每1-2年做一次大腸鏡很訝異,才想留個言。最近才在想明年需要不要再回去做健檢,上次檢查結果都很正常,家族史也沒什麼異常,我只是以為隔兩年做一次大健檢是醫療較先進國家的標準,原來不是啊 🤔
Cloverata: 謝謝留言。對啊,我也挺意外。我原本去年要在美國做(已經五年)結果被醫生阻止。他甚至還說大腸鏡除非有必要,不要太常做,我沒問原因,不知道是不是怕美國這裡保險不給付。
兔兔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SoQueer: 我的保險是沒給付健檢費,但台灣是否有會給付健檢的保險我不太清楚。我是去年九月做的,負責我的護理師最近有傳健檢訊息,感覺想要我今年再安排,我覺得一年太快了,才會想那明年再做,間隔兩年應該比較剛好,也因此才會驚訝原來美國不是這樣的,感謝你的資訊。
Cloverata: 美國應該大多數的人一輩子也沒做過台灣這種規格的全身健檢(因為太貴)。所以還是要看個人需求。另外,台灣健保好像有給付一般的大腸鏡,但是無痛/麻醉的部分就沒有。
我上次腸鏡就是用健保做,麻醉自費也很便宜,三四千台幣
我查了一下,台灣其實也是如果完全沒問題,也是可以十年。但台灣族群完全沒事的比例不高,台灣人大腸癌的比例比歐美高,所以健保對這塊比較關切,一般是建議兩年做一次糞便檢查,有需要再做腸鏡。
我認識相當多台灣人,都沒做過腸鏡,做過胃鏡的則非常多。
Florathecat: 對了。我的健檢結果也顯示我有一點點食道逆流(只有一點點,所以他們不確定是我太晚吃東西,吃完就去睡,還是真的有問題)
Florathecat: 我快二十年前,在美國折騰半年才確定是食道逆流,那時家醫開了好多種止咳藥都沒效,那時給我的食道逆流衛教手冊,還是定義為肥胖跟飲食油膩才會食道逆流。這幾年不知道美國如何,但台灣醫生對食道逆流的確很熟悉,只是健保開的藥不太好,一般胃藥,我是因為照胃鏡,有侵蝕痕跡 醫生才開阻斷的藥。
我目前靠針灸控制住,不太需要吃藥了,早期是天天要吃。
我第一次腸鏡有割息肉,那時因為常常出差,公司另外幫我買旅遊險,回來跟秘書閒聊,她說如果只是健康檢查,旅遊險不包,但我割了息肉,算是手術,旅遊險包,她就幫我報保險,結果全額通過,連我的健康檢查全部費用都付了。
兔兔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台灣健保有給付特定年齡層的成人健檢,也有些單項檢查是資格符合就可健保給付,例如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我是打算下次健檢要做這項,雖然就我的生活環境跟家族史來說,這機率超低,只是太多人講,好像該做一下,我有時也會困惑真需要做這麼多種嗎 🤔
上次健檢是因為我常右上腹痛,有時連背都痛,一直以為是胃痛,後來中醫跟我說那裡不是胃,他怕是膽結石,叫我要去西醫檢查,結果是十二指腸潰瘍。我之前看一個腸胃科醫生很愛幫人照胃鏡,被他抓去照了兩次胃鏡,當然有胃酸逆流,但他也說照了胃鏡才能幫我開比較好的藥。我胃不好,但健檢出來醫生說我腸子倒是滿好的 XDD
Cloverata: 我去台灣,醫生就說是因為我照了腸鏡看到有食道逆流的痕跡,才能幫我開阻斷劑,不然健保只能開一般的胃藥。
低劑量肺部斷層,台灣很努力在推,原因很多,我身邊就有兩個是這樣早起發現肺癌,台灣肺病的比例的確很高
我之前工作是推廣用基因檢測,但目前台灣沒有通過,預前,只有開始治療後才能用基因檢測看治療效果。但台灣一些私人診所可以做,收費會比斷層便宜。
雖 不以特例推通則
但 這裡友人 做完大腸鏡檢查後 醫師給的再檢年份不同
有 五年 七年 和 十年
AnnieChang: 謝謝分享,這次我回台灣沒有做skin check,但是美國的健檢這裡好像做過一次(也是醫生用肉眼看一下而已)
AnnieChang: 謝謝。如果我是有在抽煙的人,應該不會去做肺癌篩檢(因為這有點違反人性)就好像有在用毒品的人應該也不會去檢查肝功能這樣。但是有家族病史的應該就有差。而且我們在講的都是台灣的情況,美國好像沒有這樣(至少我沒聽過)幾乎都是有症狀了才被診斷出來。
你這次 NT$40k 多 也包括
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檢查 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