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拉我去臉書上一個外國太太社團, 發現跟台灣社團有一個很大的差別, 地毯. 同樣是住在炎熱的新加坡, 這個 expat wife 社團老是有人要賣地毯買地毯; 台灣社團則常常是地上軟墊, 不是地毯
我自己搬來一年並沒有買地毯, 覺得這麼熱, 直接踩地磚才涼爽阿. 廚房浴室床旁邊都有用軟軟的腳墊.
我自己在美國也不愛地毯, 之前房子再搬進去前就是把地毯全拆掉, 換上合成木頭地板, 但有用 area rug 一塊手工羊毛毯在客廳, 必經冬天會冷. 回到亞洲, 熱阿, 沒必要用地毯吧
而看到那些外國太太, 很多都還是要買那種幾千塊的手工地毯, 不熱嗎? 還是他們都天天開冷氣? 然後用了地毯 那就需要吸塵器囉? 地磚的好處就是不需要吸塵器阿, 抹布拖把就乾乾淨淨

隨手抓一張, 這地毯號稱原價四千四 現在賣九百

這是台灣社團糾團購的地墊, 好像是有小孩的才會在地上墊東西?

又看到一個更貴的地毯
我覺得鋪地毯 家裡的氣氛會轉換 對我來說是重要的家具 XD
snow: 同意 我雖然鼻子容易過敏, 在美國還是有用 area rug, 我也讀過不少文章說, 客廳一個好地毯是會變成目光焦點, 但在炎熱的新加坡, 每天 90 度耶.....
也有不熱的地毯呀 bamboo 或是植物纖維編的 現在滿流行的
我有一個常去的瑜珈教室在這裡的阿拉伯街上, 那條街滿滿的賣地毯跟民俗衣服, 我一直以為那些是座觀光客生意的, 完全沒想到這裡有這麼多外國家庭用地毯. 之前齋戒月跟一個新搬來的跑去穆斯林區湊熱鬧, 就看到很多賣地毯的, 朋友就很認真的開始挑選還討價還價, 就跟阿雪你說的, 他覺得客廳地毯是一個很重要的家具, 大小顏色都很挑剔
地毯可以把家具tie up 在一起 我想台灣人比較沒有這種概念和習慣 我也是挑了兩年才挑到一張適合家具的地毯 而且好地毯真的好貴啊 XD
我台灣家裡以前也是一直有area rug 一直到後來我媽覺得整理麻煩才拿掉
我在新加坡目前就去過幾個台灣人家, 然後找房子看過一堆, 但可能我都是看便宜的吧, 沒去那些豪宅, 還真沒看過地毯 , 所以我看到這社團天天都有地毯在登, 頗大驚小怪的 喔 不是每個外國太太的地毯都好看, 這是今天有人貼出來賣的

這種地毯, 送給我 我都不想要, 一看就是會讓我打噴嚏的
地墊實在不好看又好容易積髒污 我覺得比地毯可怕多了 XDDDD
台灣我娘喜歡皮毛, 目前客廳一大張不知道什麼動物的皮毛, 環保人士請不要批我, 那是老人家的流行觀
前幾年米國也滿流行拼接牛皮的地毯耶 你娘有跟上流行
哈哈 好像就是野牛皮, 那張是她去黃石還是哪裡買的, 好大一張站了整個行李箱扛回去的, 房間跟書房還有別的毛皮, 有些歷史頗久, 好像是因為我外公就喜歡動物毛皮的樣子吧. 我現在客廳就一張瑜珈墊 好清好洗多功能 呵呵
搞得我現在又開始想買一張地毯了, 因為我有一台 dyson 吸塵器. 是的, 我沒地毯買這麼貴的吸塵器做什麼阿, 這又是說來話長
朋友搬回美國, 因為電壓不同拍賣家電, 那台吸塵器她現問外國太太圈, 結果被嫌二手舊跟髒, 所以她賤價放到台灣社團賣, 結果搶起還吵架, 詳細我也不知道怎麼賣個吸塵器也可以有這麼多是非, 我就出面當壞人說我是她朋友這台我要了, 其他人別跟我搶, 於是我就有一台 dyson 還有一些有的沒得出現在我家了
那就買張地毯吧哈哈 我覺得放了地毯有種覺得是家的安定感 所以租屋的時候也會擺地毯 就IKEA 的想說髒了就丟掉換新的
需要!如果家裡木頭地板更需要 天氣熱就不要買長毛的..真的可以改變氣氛 影響很大 開冷氣或者電風扇回好些吧
我當初在美國買地毯是讀書時, 租的房子很多地毯都很有年代, 其他學生就教我去買一塊便宜的新地毯放在上面, . 之後我住的房子一直也都有 wall to wall 的地毯, 直到自己自己買房子後改成木地板, 才比較認真的挑一塊客廳地毯. 忽然想不起來我那張挑很久的希臘手工長毛地毯被我塞到哪去了? 好像搬家時跟著沙發送人了吧? 因為覺得回亞洲不會用上, 長毛很難清洗的, 潮濕還怕長霉
另外我住了一年的地磚客廳心得是, 白色的地磚好容易顯髒, 我又是很會掉頭髮的, 用一張色彩斑斕的地毯, 就不需要天天擦地板了吧 哈哈 因為髒不會太明顯
淺色磁磚真的很顯髒 而且老是覺得怎麼拖都拖不乾淨好煩
不過房子的話還是喜歡木頭地板 只是上面要鋪area rug 安捏
我目前最討厭的是磁磚縫, 很難刷. 我租的公寓是全新的, 縫都還是白的, 有點髒就很明顯, 可能在住久一點就會習慣吧 哈哈. 網路上看人介紹可以買一種白色像粉筆的東西, 去把磁磚縫塗白
我家也有 area rug 啊,第一是好看,第二放茶几下面腳踩著也挺舒服的不是嗎? 再說,我家也是整天每天都開冷氣的,所以不太熱啊。
芒果 哈哈 曬紅了嗎? 我聽說很多新加坡人不太開冷氣, 甚至有國宅沒有冷氣的. 我剛搬來時, 朋友叫我少開說是身體才容易適應, 加上我這靠海晚上風很大挺涼的, 直到去年 haze 時門窗緊閉我才開始天天開. 之後就回不去了.
在台灣我相當多朋友家都沒有用地毯, 但都有拖鞋, 很不一樣的生活習慣吧
不開冷氣是省錢啊。我們第一次是買國宅,客廳根本沒有冷氣口所以沒有冷氣,臥房都有。還有我覺得華人有很多有一些跟中醫有關的歪理,好像開冷氣多了就會很虛還是怎樣的。還有我不是太喜歡拖鞋,比較喜歡光腳在家走來走去。
我確定我不是香蕉, 但我從小就很討厭穿拖鞋, 老是赤腳, 的確被中醫念過, 目前如果記得就會穿襪子. 不過自從減少冰水開始穿襪子後, 我的確有看到身體改變. 不開冷氣應該就只是省錢吧, 我摟下的中醫說這裡太濕, 有必要開空調, 只要不要太冷不要對著人體直接大吹. 至於赤腳, 另一個問題是, 地面如果有灰塵有風沙有頭髮, 踩到很不舒服, 地毯的好處就是踩不到 (不代表不存在)
請問地毯是指舖整間的還是area rug? 我覺得舖整間的沒必要,即使是國外買房子,這幾年應該都是走向木頭地板了,地毯容易藏污納垢,又不容易清洗,尤其有過敏或容易過敏的人可能更慘。但area rug我同意是deco必要的。很多房子擺設好不好看就差在有沒有一張適合又看來舒適的area rug
bwmarvns: <-- 你也是洋人 呵呵. 我說的是 area rug 地毯, 我正在想我在台灣的朋友家, 真沒印象有用 area rug, 倒是家裡有小孩的, 幾乎都有那種五彩圖案的塑膠拼裝地墊讓小孩爬
所以注重 deco = 洋人?
我一直以為台灣沒用地毯, 是因為溼氣太重. (很容易發霉)
但台灣人很喜歡用大理石/磨石地板, 我覺得還蠻好看, 也好清理. 但是冬天半夜起床腳踩下去很容易被冰到跳起來.
這是文化不同啊,就像筷子跟刀叉的分別。都是可用的,但是各文化喜好不同。
我好愛地毯,因為我喜歡趴在地上看書跟睡覺,有時連地毯都不夠會整床棉被跟枕頭都拉到地上使用。
我剛來美國, 是在冬天很冷雪很多的地方. 其實覺得有地毯還真不錯. 我也蠻喜歡光腳踩在地毯上的FU. 但是時間久了, 我也發現清理上的問題(上面的人也有講到)
我也超討厭磁磚縫! 突然想到小時候我家地板是綠色的 因為我爸媽覺得綠色對眼睛好 XDDD 只能說我爸媽走在ART DECO的先鋒(並不是....) 我覺得木頭地板還是最讚的 不然花崗岩或者石英或者大理石那種也不錯 不然就是要走像歐洲那種霧面路線 就是會髒 就是要穿著鞋子在上面走來走去...
arrays: 我也是超喜歡光腳 從小被念到大 所以我最愛木頭的 除非租房子有整間地毯不然我也是喜歡木頭+area rug 會過敏是主要一個原因..我總覺得光腳的華很容易知道房子乾不乾淨我好喜歡那種地板剛剛打完辣超乾淨可以光腳..我很不習慣穿室內拖鞋覺得好熱好怪
是的我也是,我家甚至還有no shoes policy -- 這個就非常不外國了
我甚至不愛人家在我家想穿什麼拖鞋涼鞋的,我家地板幾乎天天吸的不時擦的,連貓毛都沒有,乾淨的很
六松居於 2009 年五月將一樓和二樓地毯(藏污納垢)全拆了,換成合成木地板。
我贊成台灣不流行地毯 (area rug 除外) 很可能跟濕氣有關。美國房子都中央空調,加上很多地方冬天很冷,有鬆軟的地毯當然是很理想的。至於 area rug 的話,我猜就比較跟文化有關吧。好像台灣很流行家裡裝塌塌米,也不是必須的呀。
我還挺喜歡榻榻米的和室設計,很彈性,平常可以泡茶招待朋友聊天,有訪客時就變成客房可以睡一大家人。架高的地板下是儲藏空間。早年很多朋友家都有一間,現在不流行了吧,沒怎麼看到。南部好像比較多,以前去朋友家玩都是睡和室
目前我最受不了的是塑膠泡綿地墊,那種讓小孩爬來爬去的。那種東西放在小孩房間吧,放在客廳真刺眼
其實你有沒有覺得,華人一般並不太注重 decor? 很多都是隨意高興就擺這擺那的,舉例,牆上掛的大概就祖宗照片了,掛的方式也是跟美感無關。家具擺設也似乎是方便舒服就好。當然也有人花錢搞 decor 但很多傳統型的都是這樣隨便擺的。我去過一些普通西方人家裡,雖然沒有值錢的東西,但整體布置的和諧感還是在的。
arrays: 我有一次去我姑姑家 結果一進去客廳沙發前面就是那種塑膠泡棉...真的超醜! 還有棉被枕頭都在那裏...一種townhouse活得像studio的概念 XDDD
icewoman_l: 我其實也有點同意, 我去過不怎麼有錢 甚至可以說是窮的非華人的家裡面 都還是看得出來有些地方有在用心布置 我覺得他門會有那種"個人的空間"的概念..Roomy, homey , 還有各是客樣的商店雜誌什麼之類的資源都很多..
icewoman_l: 我有在想是不是因為台灣空間小 放置裝飾品=浪費空間, 至於整體的和諧應該會輸給"因為這把椅子在打折"... 我也是過了很久才學會"買回來醜的東西不管多便宜都很醜 反而浪費錢" 雖然說台灣賣傢俱還有棉被也都還有那種 要有整套的概念..但只會想到這個家裡放不放得下去會不會放起來很擠 而不會去想這個跟家裡格式到底合不合..
Katilyn 這不只是台灣喔。我在新加坡看到的國宅華人家也常都幾乎毫無布置。有很多人臥房連床都沒有,就是一張床墊。這美國加拿大可能要去大學宿舍才會看到的,或者真的窮到快流落街頭的家庭才會有的狀況。至於空間我就不知道有沒有關,因為西方人也有住公寓的呀。還有舉例,有次我在台北看到某人家整個客廳非常雜亂,但該人很有錢他家位於南京東路附近小巷的住一樓。
我的理論是,這跟不同文明間現在化的過程有關。西方人的家庭擺設跟隨他們近代現代化的過程慢慢演變,整個社會整個環境從二十世紀出特別是二次大戰後,小家庭中產階級的興起,慢慢各種產品和擺設訓練大眾多年,耳濡目染下把以前只有西方有錢人和貴族才能有的生活格局,轉成可以大眾化的產品然後實現到大眾家裡,這個文化有傳承。我們華人以前的有錢人跟貴族住的格局,並沒有整體傳承給我們的機會,因為戰亂跟帝國主義。
等我們終於從二十世紀前段的不幸,又重新站起來後,約 1970 年代以後開始有錢,我們的現代化是急速發展的,而且是建構在西方社會來的產品。因為跟我們的原生文化不和,所以用起來牛頭不對馬嘴而格格不入。除非有人去仔細布置,那就會整套看來都是西化的,才有協調。不然有看過誰家整個布置成像個清末的大家族的格局嗎? (即使清末,很多有錢人家裡也擺了很多西洋玩意了)
不同意!!! 中國古時候讀書人很講究家居的!妳去看那些有名的庭園,房間擺設都很雅的,至少明代家具風格是世界級甚至博物館級的
所以我才說我喜歡和室,偏近我們的生活習慣,席地而坐,西式的,對很多亞洲家庭的確搭起來怪怪的。我跟
materialgl 一樣喜歡在地上看書上網,西方人習慣在椅子上床上,美國人還很多習慣坐在廚房裡聊天或讀書的,所以美國人都愛大廚房
我住學校宿舍的時候,美國同學都會把房間佈置的超漂亮,換窗簾,換燈甚至牆壁粉刷超美的。在台灣租房子很少人會花心思佈置,大部分人會覺得租來只是暫時的可以住就好了
icewoman_l: 我是有蠻多親戚整套中式家具啦 鰻漂亮的 但他們都住在比較大的房子裡面... 牆上掛的是八駿圖之類的 擺飾是玉或者大理石雕刻..
其實我也看過華人家裡布置得很不錯的. (台灣/美國都有) 但是很奇怪, 每次看到這樣的場景, 大家對話的模式馬上就會變成: 哇, 你這個擺飾好美唷, 哪裡買的?? 多少錢?? 有沒有打折?? 或是 "你們家裝潢找哪位師父, 收費多少, 有沒有折扣" 之類的. 突然就變得有點俗了....
我覺得一般來說在古早家裡有在擺設的台灣人家庭都是有某種社會地位的,不是政就是商。也可以說是跟"家庭教育"有關沒錯啦 -- 在大好人家中出身的孩子從小就耳濡目染,自然就會跟進。後來今年來一來有錢了二來建築或設計歸國學人多風氣也慢慢起來了,是比較有在注意擺設或設計,但的確很常變成Q先生說的,一開口都在問這是哪買的或花了多少錢裝潢或那裡找師父
我的一個臉書社團有人在幫一個受虐婦女募集新家用品,以台灣人的觀點會覺得只要東西可以用應該就要心存感激了,但是美國人是很清楚的寫出"浴室是淺色的,衛浴用品是米色的,需要能搭配的毛巾組合" "最好是深色的床頭版" 是一種即使是樂捐來的二手貨也要能夠搭配不能因陋就簡的觀念啊
而且募集的東西不限是必須用品,還包括裝飾品,室內植物等等。
感覺那社團很瑪莎史都爾,有錢太太們?我並不覺得老美家裡多會佈置,應該說,美國中上階層有一些特定的佈置喜好,跟亞洲家庭的喜好不同。以前在東岸,中部跟西岸,都有找過著仲介看過不少房子,很可怕的美國家庭並不少。台灣人的房子有時很好認,廚房流理台上坐了一個大同電鍋,八成是台灣人
我自己一個算挺講究的美國女同事,她家是南方大家族。當她在臉書上得意終於在科羅拉多州佈置出家的感覺,我跟一些同事都倒抽一口氣,客廳是那種天鵝絨面的厚重沙發,窗簾全是刺繡,加州同事說很祖母風。另一個東岸同事家就很紅脖子風,她老公為了在後院烤肉時有電視看,把廚房牆打了一個洞
我的社團嗎?不是喔,是一個交換不要的東西的二手社團XD
誤會了,可能我打太多字。我的意思不是說以前的華人不注重室內布置,我是說文化沒有傳承,因為戰亂和帝國主義切斷了傳承的主脈。等到經濟再度起飛,市面上已經充斥了西化的家具跟擺設,即使我很想在家裡搞個中國風的格局,市面上可選的產品也很有限啊。雜誌裡也沒有大幅介紹。為什麼沒有一個華人世界的 IKEA 呢?
中國風家具還要配合中國式的大宅院吧,哈哈。台灣五股那有不少漂亮的中式家具,中國也有,我新加坡我也逛過一些亞洲傢俱店,dempsy hill 那一整排,但客人好像都是老外。
dempsy hill 那邊的家具都是很貴的,一般人不會去買,所以我說需要有華人文化的 ikea 啊。況且現在也沒甚麼人在蓋中式大宅院了 (或者中式公寓?) 所以我說文化沒傳承啊。五股的家具跟一般的西式家具比,貴還是便宜?
還是差不多水準? 重點不是在比價,是想知道這些家具的價位有無大眾化

這個讓我噗哧了, 新加坡, 我在看租房廣告, 為什麼會有人把公園的那種大理石桌椅搬到家裡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