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這麼久重看《推手》,突然有了詭異的新理解。
影人們過往對《推手》的好評大都建立在李安對華人移民家庭生活的還原,以及如何在還原的過程中捕捉到東西文化的斷層。但重看《推手》時,我不免會想,李安到底是還原了生活,還是只是建構了一種東西方觀眾都能接受的東方神話?
在《推手》誕生時,傳武雖然備受質疑,還沒有落入到今日淪為人人喊打的華人遮羞布的窘境中。詭異之處是,若太極拳實際上真的只是一種經不起打的健身操,則郎雄飾演的朱老每每展現太極拳神威時,李安將之塑造成一種文化力量在環境壓抑下的爆發,就不會是老華人以真本事抗拮社會壓力,而是一種以虛抗實:以華人武術的神話對抗實際存在的社會衝突,最終還博得了兩地觀眾的滿堂彩。如果這種思考方向可行,則《推手》刻劃一位太極拳師能真的以太極拳衝撞困境,並且因此讓電影受到大眾擁戴,就是比朱老一人大戰警察和混混還要高深的四兩撥千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