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nsne
5 years ago
[每日一噗]
今天工作的部分,很順的就過去了,所以就不說了。
latest #15
掰噗~
5 years ago
蛤?
fnsne
5 years ago
今天晚上沖咖啡採取了龜縮策略回去沖另一包中焙的咖啡。在盛水的時候才發現,今天飲水機才剛煮沸,現在溫度還在95度。所以決定隨意來沖了。
fnsne
5 years ago
首先先把手沖壺蓋子打開搖晃一陣子,反正我不喜歡太尖銳的苦味,所以就直接這樣把水溫降低一點。
立即下載
fnsne
5 years ago
再來就開始把沖了。這次在沖的時候,因為無聊所以試了一點東西。
這次悶蒸的時間,就抓在粉膨脹完,剛開始塌陷的時候就開始注水,看手機計時差不多是43秒左右(以前都是塌陷得差不多了才開始,所以都已經過了差不多1分鐘)
fnsne
5 years ago
然後第一次注水,也來嘗試看看把粉層沖高。從結果上來看,要把粉層沖高,但又不會把粉牆給沖毀,只能靠悶蒸後的那一次注水,利用水和咖啡排氣的力量,把粉整個帶上去,之後的就比較難沖上來了。
fnsne
5 years ago
之後還是照著一樣的手法下去沖,最後總花費時間2分40多秒。比之前快個20~30秒。喝起來感覺上是沒差太多。可能因為水溫比較高,提升的萃取率,和減少悶蒸時間、拉高水位所減少的萃取率做了平衡了吧www
fnsne
5 years ago
雖然這次的沖泡不能當作實驗,但至少還是了解到了一件是,粉層是可以拉高,並且不會破壞粉牆的。至少我知道了一種方法。
fnsne
5 years ago
然後媽媽說的那個"臭灰婚必",這個豆子也有,看來似乎在她提過之後,味覺和腦袋就自動把這味道聯想起來了。不過我現在覺得,這味道有點像是青草被割下來的味道。
fnsne
5 years ago
結果用草味下去google 出現的一致是水溫不夠高www 很可能是因為飲水機定在90度,然後又裝的手沖壺的緣故吧。
等下次家裡煮滾水的時候,去裝一壺,用溫度計量到88到90度的水溫,來試試看好了。
fnsne
5 years ago
結果剛剛又去翻了下醜小鴨的手沖大全。雖然濾杯的萃取原理的說法被很多人靠邀(榨取、真空抽取)。但我覺得作為入門書很適合,一些沖泡上面的知識都有提到。
fnsne
5 years ago
喔對了,我要說的是,它在講v60的地方有講到研磨度和烘焙度。反而要把較淺焙的研磨度條粗。在她的理論裡,淺焙的豆子,和深焙的比起來,會有較多部分是沒有脫水到的地方(感覺這個有可能和我喝到的草味會有關聯)。所以在沖淺焙豆子時,反而要把研磨度條粗,會讓一顆粉吃滿水所需的時間變多,減少未脫水部分物質擴散出來。再因為v60流速快,比較不會浸泡到,所以應該比較會只沖刷到粉的表面,從而萃取到外部而不是內部。
fnsne
5 years ago
但他這個的前提得要每一粒粉,未脫水物質都會在比較中間,想要萃取的香氛物質會在比較外圍。可是你是用一顆豆子下去烘焙的,總不可能大部分磨出來的粉,都是這樣。
但它會講這個現象,肯定是因為這方法有用,但原理就不一定正確了。
fnsne
5 years ago
那會是甚麼原因呢? 會不會只是單純的粉變粗了,所以萃取所需的時間變長,並且因為粉變粗,萃取總時間減少。也就是變成比較去萃取前中斷的味道,而不是最後面的苦、澀、木質味。
fnsne
5 years ago
從而規避掉討厭的味道呢?
fnsne
5 years ago
感覺好像有哪裡怪怪的XD。我還是先試試看拉高水溫。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