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故事》
重看。拉片慢觀,心中最佳除《指望》(楊德昌)當屬《小龍頭》(陶德辰)。後段去垃圾場找東西的插入曲《滿天星星會說話》不必要,但片子整體形式高標極多,開頭與結尾的兩組鏡頭更是漂亮對稱:

開頭:唱機特寫,在Santo & Johnny "Sleep Walk" 配樂中溶接進鐵軌上向後倒退的tracking shot,藍聖文飾演的小孩從畫面右側佝身垂頭入鏡。夢遊、時間與成長的主題昭然若揭。
Hey Man BOT
3 years ago
結尾:Santo & Johnny "Sleep Walk"再度響起,但這次不再是拍主角迎面而行的tracking shot,而是拍他尾隨大人背影前進,回首一顆漸漸拉遠的反應鏡頭是童年舊愛抱著娃娃(與主角精神寄託的玩具恐龍對應),人被框在門框、玻璃的限制空間內,鏡頭跟著跳回主角身上時,大人說到要移民美國,唱機留給主角一家人,鏡頭停在大門關上,緊跟著剪入最後一顆鏡頭─前景是恐龍模型,Santo & Johnny "Sleep Walk"結束,移焦到後景的唱機上。童年一場夢遊就此凍結並移轉到一直放著「美國歌」的唱機上。
謎團也是,這兩組充滿現代與歷史感的鏡頭好像也是陶德辰目前在新電影最為人知(但也就是停在「知道」的程度.....)的足跡了,而片中如夢似幻的恐龍主題,小野跟吳念真都說過是為了讓片子可以被放行而臨時透過中影當時的恐龍展當藉口做的,但陶德辰拍出的成果如今看來實在不適合只停留在「只是個拍片藉口」。
立即下載
之後的《單車與我》和《福德正神》兩片目前國影找不到也沒看到有相關討論。另外則是,陶德辰不光是當年的美歸導演,他弟弟正是作家郭箏(陶德三),祖父則是蔣介石文膽陶希聖。郭箏最近談到自己的哥哥,留下的說法是:「陶德辰晚年搬去南非,又到海南島,卻在2009年失蹤。『我找他找了很久,他本來要跑回澎湖,地也買了,房子也蓋了一半,人不見了。』聊到這,郭箏又點一根菸,煙霧讓他的臉龐更顯滄桑,『我看他已經凶多吉少,可能海南島那邊的人殺人不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