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turtlecarryrabbit
3 years ago
《刺殺傑西》
重看。主要是看完《金髮夢露》後對影友抱怨過一輪,想要順帶驗證一下自己對這片的印象還對不對。
這麼短的時間連看,很多地方真的像deja vu。兩部電影說是鏡像也沒錯,剛好對應到兩種導演心中的好萊塢神話的prototypes(雖然細想之下,其實理解都有瑕疵),然後故事時間跨度的錯誤,以及人物面貌的無層次感這兩點,幾乎是照樣挪移。要說《金髮夢露》和《刺殺傑西》的最大共性,就是對自己想處理的對象的認識常常只限於一個defining moment,但這種做法就跟靜物攝影一樣,無助於在大跨度的時間中建立起可信的人物性格。
latest #10
Hey Man BOT
3 years ago
turtlecarryrabbit
3 years ago
有些外媒提及《金髮》中那些莫名所以的胎兒圖像和口白時連結到Terrence Malick,這類不倫不類的Terrence Malick moments在《刺殺傑西》更多,無怪當年不少評論想到Badlands和Days of Heaven。矛盾的是以這樣的大篇幅拍人,Roger Deakins的攝影(確實絕美)強化人物的外在姿態,戲想說的事情又並非生活本身的神秘性,人物愈顯得「不像西部英雄般刺激」,拆解神話的手段反而變得像自築起另一個觀眾進不去的空殼樣板(看這片睡著真的不像什麼罪過,因為很多戲沒必要的長)。
turtlecarryrabbit
3 years ago
拯救這片的是屬於懦夫Robert Ford的最後二十分鐘,用相對短的篇幅把人物的人生壓縮到只剩懊悔與淪落後,片子一下子擲地有聲起來,但這次伴隨《金髮夢露》重看,給我的感受是扣分居多,因為整片的視野原來就是窄化成人物人生失敗的切片集合這種規模......說來說去,要拍修正式西部片還是更廣義的修正式傳記電影都好,光用失敗者的印象或切除類型生成機制的複雜性,片子最終都撐不起來。
立即下載
turtlecarryrabbit
3 years ago
補充一個笑話:據說當年這片Malick看過的反應是「片子太長」。
Ruby🪐
3 years ago
不行這真的好好笑XDDD
turtlecarryrabbit
3 years ago
shosanna
Terrence Malick Thought It Was Too Slow: 10 Things L...
turtlecarryrabbit
3 years ago
其實導演有順帶說他認為靜物攝影跟這片的雷同性大概是《亂世兒女》與18世紀油畫間的關聯。形式上的思考我能同意,但問題是,《亂世兒女》的劇本比《刺》有故事太多了......
愛要不卑不亢‧喜餅
3 years ago
你的片子太長 我的等待也太長
soso4570
3 years ago
《刺》最好的應該是旁觀者Casey Affleck這個角色,其他包括Jesse James的描寫很失敗(但這可能也是導演想要的?)
turtlecarryrabbit
3 years ago
soso4570
: 我也覺得這片唯二有生命的角色是Casey Affleck演的懦夫和他哥哥(Sam Rockwell)。雖然小布靠這片拿影帝,但劇中的Jesse就是個空心人,時而遠得叫人無法靠近,時而平凡到不值一哂,觀眾完全抓不到這兩種人物表現的轉換背後有什麼邏輯。這很容易辯稱是有意為之(偶像的破滅),但總覺得這樣搞有點奸詐,因為挖掘庸碌之輩在戲劇上的精彩好像就是創作者的責任,尤其這片讓Deakins把這人物在視覺上做這麼好看跟講究......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