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子兒咕咕叫》
第一觀感是這片子沒剪好啊,目前的定剪處在太長又沒說完整的狀態......雖然比較是遺憾大過厭惡的感嘆。演員整體的表演方向、故事時空對我都有衝擊力,那種以財為本、什麼情緒都得繞著金錢想像的裸裎粗曠,數度聯想到林佑恩之前拍攝的《度日》,可是影像壓縮資訊、組織視覺意象的方法還有太多改進空間。處理最好的大概是鴿籠與房間的對比,不再是「有苦難言的父權爸爸」或「無悔付出的空巢媽媽」窺探熟睡家人,而是反過來讓其他成員成為「籠外的觀察者」,反覘家長流露出的脆弱(可見於那顆平面感、限制空間極強的鏡頭,父親作為反打鏡頭的觀察對象,阿虎與母女三人的頭露在窗上)。
可是除此亮點外,剩下「美美的畫面」,幾乎都是做球給演員和攝影表演,常有資訊單薄、流於sentimental的通病,像是阿公打戰鬥陀螺、阿虎死亡的血水意象都有點莫名奇妙。以這種組織畫面的邏輯,這片經營喪子與金權執迷間的聯繫,過了頭一小時就沒話講了,就是兒子掛了我繼續懷著愧疚賭到死的無盡巡迴,變成某種比較平庸的張作驥電影,錯失掉機會深化這個家庭的經濟觀念從何來、往何走、又是如何導致了整家人的死亡傷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