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勇家》
在哈勇家,什麼事都不會發生--當然不是真的什麼事都沒發生,可是在多聲部倫理劇儼然成為某種產製品質、導編能力明證的這時間,《哈勇家》仍在觀影過程讓我接收到不少殊異性,多少讓我好奇是否往後會出現更多類似型態的台影。許多觸動與其說是來自所謂「溫情」或「和解」(片子的道德視點其實保守,至少對我如此),更多是基於調度和剪輯以家(all)作為觀點來推進而非家中的A和家中的B和家中的C......(one of)。這種選擇多少創造了形式的優越性,一方面使得人物資訊的欠奉和藏匿不大妨礙同理劇情,二方面又能做到驚喜揭露(後半某段父女對話,聽到「我沒保護好她」時,我感受到的並非突兀,而是「原來如此」)。
或許也能批評《哈勇家》沒在視覺預兆、抽象感知上做什麼發揮,但老實說,因為我已感到這種「炫耀式的視覺符號建構」常常淪為倫理片敘事缺陷的障眼法-常見各種強調故事性、意外感的多線齊開結果編排一失敗就拿抽象符號物來搪塞-《哈勇家》就維持這個樣貌也沒什麼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