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公開用
2 years ago
[翻譯議題]@yoomiwei - 【雜】 我前幾天才正好想說這個,英語系的作品因為牽涉到不同地方的翻譯不一樣所以我...很贊同此噗的一句話:
譯文其實最終的服務對象並不是我們這些「原文&譯文都看得懂的人」,而是那些看不懂原文的人。
基於到現在自己成長到能夠讀懂英文日本語跟少量德文(?),我自己的心得是,能夠理解的語言越多,你不僅僅能夠理解原著中的想法,如果幸運碰到好的翻譯,甚至可以在譯文中看到譯者的視角,我個人想法,更好的翻譯則是可以擴增你的想法與視野,部分潤飾是可以跟原文原著相輔相成的。
* 下收翻譯討論包含哈利波特(HP), 數碼寶貝(Digimon) and 快思慢想 (Thinking, Fast and Slow)
latest #10
語@公開用
2 years ago
HP: 這算是我第一個中英並讀的童書(?)系列,我個人覺得跩哥的翻譯非常好(而且是年紀越長越覺得這翻譯真神),他符合原本童書的既有架構。當年為了早點知道下一本的發展,都是請親戚在美國直接買英文版寄來我家,然後皇冠(?)的繁體中文翻譯我覺得很好沒有問題(如果記憶沒錯,繁體中文是很快速跟著英文版,不是在全套故事結束後才翻譯的),某種程度也可以說我是用這本書架構我的繁體中文與英文,那時候我才國小。以劇情導向非名詞起源考究導向的我,中英兩者併讀並沒有感受到很大的翻譯問題,包含之後我接著看電影的翻拍。
語@公開用
2 years ago
不過我看完the cursed child playscript, 我現在比較想看比較日本語跟英語上映的舞台劇.....我會有什麼不同的感覺。
語@公開用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數碼寶貝(Digimon) 這是日本東映動畫公司的動畫,只能說我跟這個動畫很有緣份,看了台配英配然後長大後才補完日本語配音。
但是我要談談最新的小說介紹(Digimon seeker 數碼寶貝追尋者),因為剛好東映官方就明著說他要寫三種語言。デジモンシーカーズ | デジモンウェブ | デジモン公式総合サイト雖然他說是機器翻譯的拉。恩(?) 雖然我覺得有人在後面潤飾就是。有追生放都知道東映很重視歐美市場,所以日本母公司一直都有英語監修,連生放都找來英日流利的人....
立即下載
語@公開用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官方日本語:AI生命体デジモンの発見は、あらゆるものがネットワークで管理される人間社会に、光と影を落としていた。
官方英語:The discovery of these AI lifeforms is both a blessing and a curse to human society, which relies on the network to manage everything in their world.
官方中文:發現AI生命體數碼寶貝這件事,對於一切事物皆由網絡管理著的人類社會來說,無異於是一把雙刃劍。

而我的翻譯(直接日本語參考英文->母語繁體中文):因為發現數碼寶貝AI生命體,這為仰賴網路管理的人間社會投射出光與影。
語@公開用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日本語的光與影
在英文變成具體的祝福與詛咒 (a blessing and a curse) Something that is both a benefit and a burden, or that may seem initially beneficial but also brings unforeseen negative 很具體的是好處也是負擔(可同時或是時序上前後)我覺得英文算是給光與影很明確的解釋。
然後官方簡體中文變得超籠統的雙刃劍(?????日本語用光影已經夠攏統了,中文還用雙刃劍我覺得更籠統跟迷幻???劍???要做什麼????看到這個字我都想說りしれ供さ小????)
從這個就可以看出三種語言其實可以用不同層面去解釋。然後他們都是翻譯,而且還是官方釋出的。
語@公開用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我不放簡體是因為我不是看得很懂簡體字(我需要簡繁體翻譯才能看懂),最重要是我覺得簡體字不美。美學對我而很重要,形體的美,文字的美,邏輯上的美,我全部都要!
語@公開用
2 years ago
最後翻譯議題,我覺得翻譯是一門專門學問,當遇到專業度相較高的科學類書籍到底應該請專業翻譯,還是請該領域的專家(?)呢?
快思慢想 (Thinking, Fast and Slow) 這本書完全就是顯示這個議題,先說這本書2012上市後是在2014年我還住在歐洲時在出差中途的schiphol airport買的英文版然後飛美國時看的。
語@公開用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之後回台灣意外看到洪蘭教授的翻譯.....我只能說
既然是翻譯,請讓專業有類似背景的翻譯上,我強烈建議洪蘭教授當監修或是可以當第二翻譯作者.....因為這不是要洪蘭寫書,而是要翻譯文章書籍.....我看那繁體中文真心覺得這好像......過度......口語化(???)跟我看英文版感覺差距過大。因為英文版真的是正式英文文章不是口語的....英文????? 我當下母語國語腦跟英語腦超混亂有夠不協調無法對接,只好在誠品默默把中文版放回去
政大有存比較不同的翻譯, 請直接看下方連結你就懂為什麼看完英文版然後母語繁體中文看到洪蘭翻譯的我只有眼神死亡 人家北京翻得比妳還像個翻譯
Daniel Kahneman, Thinking, Fast and Slow
語@公開用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所以洪蘭因為翻譯這部引來很多批評我真的不意外,以洪蘭的口語話翻譯,我覺得一般只要英文到流利plus STEM(?) PhD background繁體中文母語應該都做得到....吧(委婉).......這本書真的是我只看過片段就默默放回去放入黑名單的中文翻譯作品。
所以有好的翻譯拜託請感恩譯者,就如同我最近超愛的後宮之烏,看完日文版後看中文版我有多想跪謝繁體中文的譯者啊
語@公開用
2 years ago
還有就是在現在資訊爆發的年代學好更多的語言才更重要,這不僅僅擴大妳可以接觸的思考範圍,也是增加你收集資訊過濾訊息正確性的方法之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