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nda
@Enlighteness
4Friends 74Fans
Karma0.0
female
社會邊緣人,請隨意搭訕
進入社會新鮮人副本,努力掙扎中
河道盡是日常

直接叫Amanda就可以了,不要客氣

Lofter全部譯文的集中地
Amanda
5 years ago 4
美食節的糾結

一年一度的Winterlicious又來了。市內的高檔餐廳都會推出特別菜單,價格也會比平常優惠一點。前幾天幾個朋友就相約去吃飯。這時,每次聚餐都會遇到的靈魂問題就是:到底要吃什麼

我的好朋友們,每個都性格非常溫和,給了我同樣的回答:都可以

崩潰
Amanda
5 years ago 2
畏寒

那天天氣零度左右,我約朋友出來吃飯。見到她的時候我表情複雜地看著她身上的大衣--一件加拿大鵝,我平常預留給-20度的那種

我:也太誇張了吧😂怎麼這麼早在穿這件?
她也一臉震驚的看著我身上的羊毛大衣
她:妳為什麼還在穿這種大衣?
我:就...還沒那麼冷啊
她:妳和我到底誰才是熱帶來的???
我:不對妳不是北京人嗎?北京也很冷吧?
她:沒這麼冷啊!

不管怎樣,我喜歡羊毛大衣。羊毛大衣萬歲
Amanda
5 years ago 9 @Edit 5 years ago
畢業照

剛剛去拍畢業照的時候,攝影棚裡放著日文廣播。
然後攝影師在幫我整理衣服的時候突然天外飛來一句:哩系台灣人吼?

欸?

一大早我的語言神經反應不過來呆呆地用英文回:
Yeah! How do you know? Oh, from my name?
過了一秒我的大腦反應過來應該使用台語:
嘿,但系我台語供嘎無啥輪轉(對,但我台語講不是很好)
攝影師(中文):其實我也是

我的大腦的語言中樞經過這一番語言切換之後有點錯亂
Amanda
5 years ago
工程師朋友

加拿大的工程師畢業的時候都會獲得一個戒指給他們戴在慣用手的小指上。對此我一直很好奇,所以當我遇到我去年畢業的工程師朋友的時候我就想借她的戒指來看看

她:我沒有啊
我:欸欸欸?為什麼??
她:因為我沒去畢業典禮啊。真的想要的話還得等明年的畢業典禮以校友的身分回去才可以拿得到。太麻煩了,不想要
我:妳嘔心瀝血了四年的證明欸,妳都不要喔?
她:(乾笑
Amanda
5 years ago 4 @Edit 5 years ago
淪陷

多倫多果然中了

那天就在和朋友打賭說看是溫哥華先還是多倫多先,結果果然是多倫多。那天看到的口罩已經被搶光啦

媽媽:那怎麼辦?
我:嘛...要是變得很嚴重的話就翹課吧

不過那個人一天之內就被隔離了,應該沒有很擴散。今天看地鐵上的大家還是一如平常,口罩非常少見

剛剛打電話回去拜年。連我阿罵都知道了XD和阿罵講講話,感覺消失的台語都回來了呢!!
Amanda
5 years ago 4
雜想

我覺得instagram在加拿大推得起來簡直是個奇蹟。我大一的時候完全不敢下載因為我宿舍沒Wifi然後我一個月手機流量只有500MB(每個月還要$40= =)。一看到圖片很多的網站立刻手忙腳亂的關掉,instagram更是想都不敢想

這說明了加拿大人都是家裡蹲,平常只用家裡的Wifi上instagram嗎?
Amanda
5 years ago 4
漂亮的明信片
https://images.plurk.com/1nSLJ2NqjUmA2XY9igpcds.jpg
今天意外的發現一張難得很有質感的多倫多明信片。雖然TTC讓所有通勤族恨得牙癢癢,但只是印在明信片上的話還是很漂亮的。

去歐洲常常可以買到很美的明信片,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加拿大的明信片很像隨便用手機P出來的。今天這張刷新我的印象了
Amanda
5 years ago 4 @Edit 5 years ago
雜記

我家附近的藥局居然把口罩擺在顯眼的地方了,是因為大家很擔心肺炎嗎?10片6加幣好像有點貴

今天在地鐵站幫助一位盲人找到樓梯。看他走路的過程覺得好厲害,導盲杖左右一掃碰到東西之後立刻就確定路線。我問他需不需要我guide他,他非常堅決地拒絕了。在我告訴他樓梯在左邊還右邊之後他立刻就知道該怎麼辦。他說因為今天噪音有點大所以他才會搞不清楚,平常的話他聽到樓下的地鐵聲音基本上就可以確定樓梯位置,覺得神奇。
Amanda
5 years ago 9
畢業典禮

我和姐姐的畢業典禮有可能撞期。剛剛我小舅skype我說他想來參加我這邊的

小舅:因為我想看看多大的畢業典禮。哦對,妳媽也想來看妳的,因為她也覺得多大聽起來比較厲害

我:這樣姊姊會哭的吧。而且這樣不就代表爸爸要去她那邊的?爸爸五年來沒有來看過我欸,給我們兩個一個機會好嗎?

小舅:LOL

小舅各種方面都是一個神奇的人,改天來寫寫他的故事
Amanda
5 years ago 2
教科書

今年買教科書的花費來到新低。總共只需要兩本,加起來$70。感謝用論文代替教科書的教授。

大一大二的時候最貴了,動輒$700-800(如果都買全新的話),難怪盜版猖獗。而且買了之後發現用不太到,但是不買不安心的情況更是層出不窮

大學就是倒吃甘蔗,大三大四比大一大二好多了。三年級之後大部分課的平均也終於開始脫離慘痛的c+,來到了B-的領域(經濟課例外

現在看看大一大二的學生苦哈哈的樣子,有一種終於熬出頭的感覺